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四川新闻网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这样建
2023年02月11日 10:02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祝欢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2月10日讯(记者 何佳欣 摄影报道)2月10日,解读《关于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水平开放的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在成都青白江区举办。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机遇,进一步提升铁路港经开区开放能级,加快建设国际陆港主枢纽、陆港经济示范区、陆港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公园城市国际品质生活典范区,服务支撑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建设,成都近期出台了《关于支持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水平开放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共分为三大部分、十条举措。

  做优做强成都国际铁路港门户枢纽功能

  为充分发挥铁路港经开区节点地位优势和枢纽功能,《政策措施》提出,一是畅通国际国内通道。加快打造以中欧班列为主,中老班列、中越班列为辅的陆海联动、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实施集疏运骨干路网体系建设,着力打通对外联通“主动脉”和区域道路“微循环”,构建高效衔接的综合运输大通道。二是支持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加快布局海外仓,提升国际揽货集货能力;构建“枢纽+网络”运行体系,进一步打通供应链和产业链;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提升集疏运能力;支持口岸拓能升级,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三是支持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围绕成都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支持创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开展适铁国际贸易项目建设和跨境金融服务、“跨境电商+”等创新。

  做优做强开放型产业体系支撑

  为进一步增强铁路港经开区科技创新能力、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政策措施》提出,一是打造“一带一路”中试产业基地。支持高水平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中试产业基地、积极开展区域协同发展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创新等。二是建设临港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支持重点发展会展经济及供应链经济,加快建设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联动德阳市和彭州市等区(市)县加快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协作带。三是打造适欧适铁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加强重大产业项目供地、用能、用水等要素保障,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建设产城融合高品质生活区。加快完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支持争创省级及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青白江城厢(临港)未来公园社区建设、优先布局5G基站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

  为进一步释放铁路港经开区发展活力,提升发展位势能级,《政策措施》提出,一是加大改革放权力度。依法依规委托青白江区行使部分市级审核工作权限,探索实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精简机构设置;支持成都陆港枢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档升级,探索国有企业经营投资尽职合规免责机制,激励干部人才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二是强化财力支持。保持对班列开行、枢纽建设等支持力度,做好铁路港经开区专项债券项目储备申报,争取“一带一路”建设、国际铁路港等专项债券项目发行,支持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三是创新土地要素供应。支持开展混合用地改革试点,对青白江区城镇开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倾斜,支持铁路港经开区作为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区域。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