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市民代表调研活动,15名市民代表走进望江楼公园,调研2023年市容环境类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公园城市局牵头承办市级民生实事目标任务3项,均按进度有序推进。其中,今年以来,全市提升改造29个老公园,新建各类公园40余个(包含口袋公园)。
改造升级——
让“老公园”焕发“新活力”
“公园位于成都东门锦江南岸,是天府绿道重要建设项目——锦江公园串联的23个城市公园之一……”当日,市民代表走进望江楼公园北门,穿过翠竹长廊,边步行边听讲解员介绍公园整体情况。
据悉,今年,望江楼公园实施“望江楼公园保护及文化提升项目”,对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展陈形式设计遵从古建筑形制,营造出大气、婉约等各具特色的整体氛围和展示风格,打造身临其境、虚实结合的沉浸式观展氛围和高品质人文空间体验。
走进薛涛纪念馆,一段沙画视频引人注目。一双巧手一抹、一画,短短数秒间,一幅幅薛涛人生图景映入眼帘。幼年吟诗联句、少年身入乐籍、中年造纸制笺……配合相关解说,市民代表仿佛走进了那段岁月,窥见这位传奇女诗人的一生。
“除了现代科技手法的运用,薛涛纪念馆还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漆画等,详细讲述了薛涛的传奇人生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也清晰地描绘出了成都历史文化、地方风土等从唐初至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望江楼公园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
“公园以薛涛这一历史人物为文化底蕴作支撑,以各具风格的竹子为特色,历史悠久,给市民呈现了一个学习、参观、休闲的好去处。”市民代表陈杰在调研后表示。
“除了望江楼公园外,成都今年已完成28个老公园的提升改造工作。”市公园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民生实事项目大力推进“千园融城”,结合“两拆一增”行动,溶解城园边界,全市建成世界科幻公园、两河氧气公园等各类公园40余个(含口袋公园),进一步提升了公园的可达性和便民性。
项目有序推进——
持续提升市民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据市公园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共承担市级民生实事目标3项,其中包括建设天府绿道800公里、‘回家的路’1000条,新建、改扩建“口袋公园”20个,新增绿地面积1800公顷。各项目标任务均按预定计划稳步推进,预计年底全面完成。”
如何推进各项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完成?该负责人表示,成都深化城市美学应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推进多维度全域增绿,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城市景观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打造天府绿道体系,强化天府绿道与周边社区、重点生态区的有机融合,推进环城生态区、锦江公园与周边区域的功能融合,构建连绵有序、有效承载公共服务功能的城市绿道网络。
一直以来,成都重视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深化共建共治共享。设置100万平方米的阳光帐篷区,为市民群众打造丰富多样的生活消费场景;举办“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啤酒节嘉年华”“天府绿道健康行”“国际花园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绕城绿道一百公里骑行、登龙泉山观鸟看日出、夜游锦江成为成都生活新风尚,诠释公园城市的百样美好、万千气象……
“我们始终紧扣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传承保护中开拓创新,‘把城市放进自然里,把场景放进山水里’。在雪山青山之间,孕育城市烟火的勃勃生机;在古蜀新韵中,讲述公园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城市活力。”市公园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