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5日电(记者 刘忠俊)近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既有线接触网电缆顺利完成敷设,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迄今为止最长既有线高压电缆敷设工作顺利完成,为下阶段接触网全线“电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工程500千伏超高压电力线路也完成线路迁改,刷新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多项纪录。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工程全长约16.658公里,为18号线一二期工程向中心城区和机场北组团的延伸段,建成通车后将联通成都主城区、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和天府国际机场。
18号线三期既有线接触网电缆敷设工程,位于已开通运营的18号线一期既有轨行区,起于火车南站,途经孵化园站、锦城广场东站、世纪城站、海昌路站,终于海昌路站与西博城站之间的海西一号风井。共敷设6根电缆,长度达90562米,是该项目头号“难点”,施工协调难度大、须夜间申请停电作业、径路情况复杂、安全压力大。
18号线全线运行距离较长,按照设计规范,18号线三期北段供电主所退出正常运行时,需有相邻主所支援供电。但由于18号线一二期与18号线三期不属于同一批建设规划线路,前期18号线一二期未实施18号线三期的接触网支援供电电缆,需在18号线一二期既有运营线路敷设电缆。“电缆敷设需在既有已开通运营线路进行,为保障乘客日常出行需求,只能在凌晨‘天窗时间’进行,且单日有效作业时间不足60分钟,作业时间非常短。作业属停电类施工计划,需在夜间停电,轨行区封闭作业施工点协调难度大;加之车辆运行线路涉及长距离上坡,敷设工程量大、径路情况复杂,安全压力大。”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线路负责人池进波称,经研究,施工采用工程车辆三动力连挂(2台工程车+1台热备车)作业方案,提前进入相邻站待命,同时组织施工人员在就近车站或风井进入轨行区,既提高车辆效率、延长了作业时间,又保障了车辆作业安全,打破单次既有线电缆敷设作业最短时间纪录。

在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S5线工程,500千伏超高压电力线路(煎茶站~红碑站区间)山桃三四线也完成线路迁改,现场验收并送电成功。此次迁改工程迁改电压等级最高、户外迁改工程沿线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要求高,且无相关前例可循。
据了解,此次迁改的500千伏超高压电力线路是国家电网重要组成部分,需国网电力公司平衡整个四川的停电计划,每趟线路1至3年才有一次停电窗口期。为保障停电改造施工顺利开展,成都轨道集团多措并举,全力攻克沟通协调单位多、报批手续程序流程长、停电计划申请难度大、停电窗口期时间短等难题,为施工改造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同时,通过加强组织协调、配足施工资源、定期召开推进会等多项举措保障项目安全平稳实施,保障各工序按目标节点完成。

市域(郊)铁路S5线迁改包括山桃一二三四线、山彭一二线、彭林(原嘉彭)一二线、坡彭一二线10趟500千伏超高压电力线路。
成都轨道集团表示,将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干劲,全力攻坚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及轨道交通资阳线、市域(郊)铁路成眉线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