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日电 位于成都西部的郫都区,作为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地,在2023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流量热潮。但高峰过后,如何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久动能,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郫都区的必答题。

新年伊始,四川省2024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举行,推进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均达到历年之最。其中,郫都区推进项目9个,总投资32.2亿元。眼下,郫都区把握开局“黄金三秒”的重要性,“趁热打铁”抓项目、促投资,已然吹响了夺取一季度“开门红”的号角。
事实上,办会不仅为郫都带来了陡增的关注度和人流量。据了解,早在去年5月,郫都区就通过举办成都科幻中心产业大会为世界科幻大会预热,一体推进办会营城兴产。会上郫都发布科幻产业政策20条、机会清单38条,签约大咖工作室5个,引进泛科幻类项目29个。
2024新年伊始,郫都区也早早出击。1月10日,郫都区招商推介沙龙上海专场举办。活动中,郫都区推出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文化旅游等多个产业领域的优质项目,向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企业释放交流合作和投资兴业的机遇。
“目前,我们已经为2024年储备项目27个,总投资约453亿元。”据郫都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郫都区将坚持“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紧盯重点产业领域,综合运用全员招商、以商招商、校友招商等方式,精准招引“153”项目和链主龙头企业,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项目支撑。

近日,走进位于成都现代工业港新经济产业园的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可见一番忙碌施工的热闹景象。据了解,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130亩,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作为国内绝缘、光学膜行业的龙头企业,东材科技也是京东方等电子信息产业链主企业的上游企业,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完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可实现部分关键材料国产替代,解决国内部分新材料核心问题。
项目是拉动地方经济的“牛鼻子”。如果说大赛、大会的举办,为郫都区提升区域能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项目建设则让郫都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了持久的内生动力。郫都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一季度郫都区重点推进102个项目建设,总投资68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7个,在建项目75个,涵盖新型材料、绿色氢能、电子信息等产业。“我们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全区组建26个工作专班,将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全力保障项目早完工早投运。”
对于刚刚经过成都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双重流量洗礼的郫都区来说,日趋人性化的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是继续吸引企业和人口,影响城市长远发展全局的关键。据悉,为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3年,郫都区实施专班推动跟踪问效、补短夯基争先进位、企业服务质效提升、党建引领品牌营造“四大专项行动”,首创企业服务“双专员”机制,开展千人进千企活动,为面对面交流上下游、左右岸需求搭建平台,收集解决问题815个。聚焦企业痛点难点,争取中央、省、市在重点产业支持、融资担保、人才培养等方面扶持资金6258万元;已兑现198个企业(项目)区级工业发展扶持资金2833.83万元。
数据显示,2023年郫都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5620家,同比增长9.9%;新增注册资本165.92亿元,同比增长10.6%;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42位、全国投资实力百强区第41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
开年以来,随着成都进入营商环境6.0时代,郫都区也连续出台《郫都区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成都市郫都区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举措,持续加大营商环境优化力度,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落户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郫都区的人口也在持续流入。根据成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郫都区常住人口在全市23个区域中排名第三,相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其常住人口增量排名全市第四。截至目前,郫都区常住人口已超过140万人。
“2023年,我们深入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城镇新增就业5600人,完成中小学建设项目2个,新增学位2795个,签约引进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三甲医院数量位列全市前三。”郫都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郫都将继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全区正在市民群众间开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意见征集活动,并将根据意见制定2024年更加完善的工程计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