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青白江:家庭医生团队精准服务残障人群体
2024年06月18日 19:5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8日电  “来,起来走两步试试,慢点慢点……对,如果不能独立行走,可以扶着椅子试试”!日前,在成都市青白江区龙姚渡镇牟池塔村残疾人周天良(化名)家中,来自青白江区龙王镇卫生院的一名家庭医生正在给小周做康复训练,另一名家庭医生不厌其烦地对小周要坐的轮椅进行调试。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导致腿部残疾,小周曾经万念俱灰。2019年,青白江区龙王镇卫生院残疾人家庭医生把小周纳为签约服务对象,该院家庭医生团队为其制定了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方案,从帮助小周申请辅具到指导使用,小周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基本医疗和精准康复服务。几年的康复训练,小周已从最初的消极应对转变为朝气蓬勃的积极生活者,青白江区龙王镇卫生院残疾人家医团队精准康复服务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

  “健康相伴,医路同行”,青白江区龙王镇卫生院自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以来,精准对接辖区残疾人实际需求,探索“三个固定三级管理中医辅助定期巡诊”精准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效,创新残疾人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和方式。

  该院创新探索“医护协同”“一医一护”固定组合服务模式。即一个残疾人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组合,形成固定医生、固定护士、固定服务区“三个固定”的特殊服务模式,确保患者获得稳定连续的医疗服务。有效破解了辖区残疾群体数量多,家医团队人手有限,普通服务难以满足需求等现实难题。

  特色中医有效助力。据介绍,青白江区龙王镇卫生院是一所具有中医特色的卫生院,设有专门的中医门诊、康复门诊,中医康复科所有医生均为中医师。为精准服务残障群体,该院引入“中医治未病”理念,将号脉问诊、针灸理疗、推拿按摩、中医康复、耳豆敷贴等特色中医药服务项目融入到残疾人家庭医生服务包,极大丰富了残障群体服务内涵。具体做法是,将中医医师全部编入家医团队,不仅满足于团队中有中医师,能够开展简单的中医药服务,更是让签约居民家庭能够体验到更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

  积极探索打造多方协同、一体推进的签约服务协同工作网。每年年初,镇残联会将残疾人花名册发送到卫生院,该院在明确底数的基础上,即开展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签约服务网格划分,相关人员即按照网格进行规范签约推进,并定期将残疾人签约情况反馈给镇残联,再由镇残联反馈给各村残联专干。同时还将各村残联专干纳入签约团队,参与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逐步形成“镇残联-村残联专干-签约服务团队”一体化的残疾人签约服务协同工作网。

  该院还积极将残疾人服务的触角向下延伸,织密基层残疾人多元服务协同网。即以各村卫生室为依托,在所有村开设残疾人家医巡诊工作点,家医医生团队邀请上级医院的康复专家不定期到各村卫生室开展巡诊,为残疾人进行中医诊疗以及肢体康复等医疗服务。同时还为出门不便的卧床残疾人、精神残疾人等提供上门服务,为需要辅助器具的残疾人申请辅具,并为不方便的残疾人配送到家、现场讲授使用方法,还为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免费提供基本的康复服务,切实满足残疾人基本医疗卫生与康复服务需求,助力残疾人精准康复走深走实,有效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现在的小周看到我们下乡,也能借助辅具挪动脚步与我们攀谈。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提高残疾人的生命质量,这是我们付出后最想要的结果,我们愿意与辖区残疾朋友‘健康相伴,医路同行’”,该院一名家庭医生在看到服务对象身上发生的改变后表示,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社会就会更温暖,因为每个人只要努力,其实都可变为生活的强者。(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