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四大重点片区2027年建设目标
■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速成势,形成科技创新策源、智造产业集聚的“黄金水岸”。
■成都影视城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影视文创产业集群成链,全省“一核”地位更加凸显,全国行业影响力全面提升,成为世界文化名城新名片、展示天府文化新窗口。
■中国川菜产业城能级稳步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郫县豆瓣”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川菜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建成世界美食之都新地标。
■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引擎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成效显著,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全面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呈现,绘就城乡融合、共富共美锦绣画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生态本底良好、科技资源富集的成都市中心城区,如何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安排部署落到实处?近日,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关于以四大重点片区建设为牵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上述问题进行细致回答。
从先后确立“科创高地、锦绣郫都”发展定位和成都西部现代化新城奋斗目标,到作出加快建设成都西部科创中心、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等决定,再到明确建设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成都影视城、川菜产业城、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等四大片区的重点任务,郫都区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锚定郫都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郫都区提出,到2027年,全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力争经济总量超千亿元。到2035年,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基本建成成都西部现代化新城。

实施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科技创新攻坚行动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从一家初创企业,到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短短7年,成都航天凯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多款产品实现国产替代,成为郫都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生动缩影。航天凯特所在的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是全市“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聚集了郫都区8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了成都智能空中无人系统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完全有基础成为全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该走廊如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郫都区提出从3个方面进行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校地企协同创新,加快研发平台集聚提能,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西南交大郫都先进制造科创园建设,实体运行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郫都)孵化基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提能升级,强化与高新西区协同联动,打造“中国柔谷”产业地标;培育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市领先的空天信息应用示范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持续释放世界科幻大会品牌效应,推动科幻影视、科幻文旅等产业建圈强链,建设全国科幻产业高地;抢占绿色氢能产业发展先机,培育氢能装备制造、氢燃料电池等产业集群;加快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数字产业集群竞争力。
实施成都影视城能级提升攻坚行动
塑造世界文化名城新名片
建成“1+16”摄影棚群落,聚集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等高能级平台10余个、影视文创企业290余家,推出影视文艺作品百余部……“跃动”的数据,折射出成都影视城建圈强链的“新速度”。
如何在此基础上,将成都影视城打造成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郫都区确定了3个重点发展方向。做强片区承载功能:锚定“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目标,高标准开展片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重点规划建设3.6平方公里光影新城,布局创意策源、文旅体验等功能空间,建设高科技摄影棚、特色实景片场等核心载体,完善基础设施和公服配套。做大影视产业集群: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围绕科幻、动漫、都市等影视题材方向,加强与中影集团、峨影集团等“国家队”“川军系”合作,聚集一批龙头企业、领军人才和知名导演、演员,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在郫都区立项、拍摄、出品,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争取承办金熊猫奖等重大节会。做优产业发展生态:围绕影视全产业链生态构建,市区共建影视产业基金,争取设立影视剧“立项备案、成片审查”绿色通道,高水平运营西部国际影视产权交易中心和“拍在成都”一站式服务平台,常态开展“小苔藓”训练营、“中国故事”IP孵化训练营计划。

实施川菜产业城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打造四川美食产业新高地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川菜之魂“郫县豆瓣”,郫都区规划建设全国首个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园区——中国川菜产业城。截至2023年,园区聚集食品饮料规上企业48家、产值94.6亿元;带动全区培育聚集豆瓣企业92家、产值44.8亿元。
如何进一步推动川菜产业高端化、新型化发展?郫都区将从3个方面突破攻坚。擦亮“郫县豆瓣”金字招牌:推动豆瓣行业提档升级,严格落实《成都市郫县豆瓣产业发展促进办法》,开发“豆瓣+”创新产品、衍生产品、拳头产品;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支持鹃城、丹丹等龙头企业主板上市;实施“郫县豆瓣”走出去战略,加大营销网点和海外推广中心布局,让世界品味四川味道。推动川菜产业提质扩能:深化“川菜川造”工业化行动,实施重点企业“智改数转”,建成一批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聚焦预制菜、即食食品等细分领域延链强链,支持校企共建实验平台和产教基地,推出一批精品川菜,招引一批中央厨房和区域总部项目。培育跨界融合多元业态:依托川菜产业城和豆瓣农庄,推出一批特色精品线路和产品,争创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提质升级川菜博览馆等载体,开发特色研学产品,争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培育发展美食文旅产业,推动川菜与川酒、川剧等跨界融合,讲好“川菜故事”,打造川菜交流推广中心和川菜美食文化旅游目的地。
实施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成型成势攻坚行动
绘就城乡共富共美新画卷
今年五月,郫都区再添网红打卡地——位于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的蝴蝶村开门迎客,美丽经济插上腾飞翅膀。在郫都区看来,串联起成都世园会分会场、川菜产业城、成都影视城等板块,聚集了“汉姜粮经”等3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有条件为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探路破题。
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如何成为展示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重要窗口?郫都区将从4个方面重点发力。夯实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规范有序开展低效苗木腾退,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力度,加快建设一批智慧农场、粮食工厂,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做强特色产品矩阵:坚持科技兴农、品牌强农,实施良种选育、单品冠军培育行动,做强德源大蒜等“四大单品”,持续开发系列衍生品,常态开展“天府水源地”品牌产品推介,做优郫都“土特产”文章。培育现代乡村产业:实施“村园联动”工程,探索建立“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特色村”融合机制,培育适农工业、“花经济”、总部办公、科幻创作、高端康养等新业态,建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提升乡村宜居品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准实施基础设施、公服配套等项目,培育一批市级先行村、重点村,带动全域建设体现公园城市特质、城乡融合优势、蜀风雅韵气质的和美乡村。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四大重点片区,郫都区还将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攻坚行动,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