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中新网四川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影像成都展开幕
2024年10月02日 20:5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日电 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成都传媒集团主办,成都时代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影像成都展1日在成都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3日。

  据悉,本次展览内容共分为国庆记忆、城市变迁、市井生活三大展区,依次呈现由成都市住建局、市方志办、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市摄影艺术家协会及摄影爱好者提供的珍贵影像,作品内容涵盖城市面貌的变迁、人民生活的改善、国庆庆典的盛况等,深入展示成都城市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影像成都展现场。 成都时代出版社 供图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影像成都展现场。 成都时代出版社 供图

  在国庆记忆展区内,拍摄于1959年、1969年、1989年等多个年份的天府儿女喜迎祖国华诞的主题照片依序排列,历史的深沉厚重与大国崛起的自豪在此交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但不变的是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这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成都。”一位穿着质朴的六十岁老人在观展过程中真情流露。

  走进城市变迁展区,一栋栋成都或旧或新的地标建筑、街道便接踵而至,春熙路、建设路、东门大桥、安顺廊桥....。.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串联起老成都的回忆。成都市民罗凡是地道的老成都人,面对诸多旧成都珍贵影像,他不免感慨道:“铭刻历史也好,记录现实也罢,当以往的廊桥、春熙路再次以照片的方式出现在眼前,内心升腾起来的情感波澜,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影像成都展现场。 成都时代出版社 供图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影像成都展现场。 成都时代出版社 供图

  漫长岁月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未来的交替。在成都的老街巷中,那些曾经的传统手艺人正逐渐被现代化的消费方式所取代,但摄影师的镜头却恰恰记录下了这一切的变迁。在市井生活展区,胶片定格了在街头茶馆吹牛闲聊的老茶客、挑担吆喝的剃头匠、火巷子里吃牙牙饭的工匠.......市井百态,是家人徜徉,是灯火可亲,是成都市井巷道里更能拨动人心的那一幕一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