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7日电 以“变革与挑战时代背景下的国际投资法”为主题的2024中国国际投资仲裁常设论坛年会26日在成都举办。
据悉,本次年会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下称贸仲)、中国国际投资仲裁常设论坛(下称常设论坛)、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国际投资仲裁争端解决中心(ICSID)共同主办,由贸仲四川分会、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共同承办,支持机构为常设论坛其他成员机构和四川大学法学院。政府部门代表、仲裁员、学者、律师、公司法务、高校师生、企业家等近200人现场参会,会议全程网络直播。
开幕式上,UNCITRAL秘书长Anna Joubin-Bret,商务部条法司二级巡视员(副司级)于宁,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常设论坛主席王承杰现场致辞,ICSID秘书长Martina Polasek视频致辞。

于宁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国际投资规则发展处在分杈路口,近年来投资便利化规则在多双边场合取得可喜进展,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多被纳入新投资协定,但新缔结的投资协定数量处于低位,各国对于投资规则该如何发展有很多分歧。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方认为,不能放弃缔结投资协定的初衷。投资协定能够扩清东道国的权力边界,给予外国投资者稳定的法律预期,保护其合法权益,进而促进全球投资的流动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更需要在维护政策监管权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利之间保持平衡,引导投资规则向更加自由化、便利化、合理化,促进与保护并重的方向发展,发挥投资协定促进投资流动的积极作用,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经济。
本次会议汇集近二十位国际和国内顶尖的、最具代表性的投资仲裁法律专家,聚焦研讨“ISDS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和“国际投资法的前沿问题”。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是当前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主要法律途径,也是完善全球投资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ISDS机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平衡投资者合法权益与东道国的主权和公共利益、维护健康稳定的国际投资秩序,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此外,年会还研讨了国际投资法领域关于如何处理投资争端中的环境、社会及政府治理(ESG)问题以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何使投资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同时促进数据自由流动,如何促进投资便利化条款的运用、提高投资效率等问题,都极具现实意义。
年会上还正式发布了《中国国际投资仲裁常设论坛年度报告(2022-2023)》,该年度报告由中国法治出版社出版,汇集了中国国际投资法律与仲裁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最新成果。
常设论坛由贸仲于2019年发起倡议并联合在国际投资法研究和投资仲裁实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内7所高校和4个律所共同成立,目前有14家成员机构,贸仲是主席单位。常设论坛是我国首个全国性的国际投资法律理论与实践研究合作平台,也是我国首个国际投资仲裁专业研究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