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日电 (韩金雨)“成都市已形成第二批堵点治理和农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务清单151项,将继续以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可视化方式推进交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治堵协作机制副召集人李建军在2日举行的成都市交通治堵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表示。

会议透露,成都市自2024年10月31日公布第一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到2024年12月底,第一批63项堵点治理任务已完成42项,共退围拆围面积79592平方米、释放车道49条,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26处。相较2024年9月,中心城区拥堵指数从1.38下降至1.31,治理点位周边拥堵指数下降明显,工作日机动车全天运行速度提升约4.3%(由37.3km/h提至38.9km/h),其中早高峰运行速度提升约6.7%(由34.2km/h提至36.5km/h),交通拥堵状况持续得到缓解。
李建军介绍,本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共88项,聚焦市民、网民反映强烈的堵点和“断头路”,计划采取优化交通组织、市政设施迁改、加快占道施工撤围等具体措施,靶向攻坚交通拥堵问题。任务清单计划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17项,6月底前完成57项,12月底前完成87项,2026年底前全部整治完成。
63项农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务清单聚焦农村公路“路基桥梁损坏、边坡垮塌、秩序混乱、设施损毁、视距不良”等问题隐患以及临水临崖、急弯陡坡、事故多发点位等重点路段,将采取“综合整治、路基和边坡整治、桥梁整治、交通秩序管理、交安设施完善”等措施,切实保障农村群众出行安全。任务清单计划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
据悉,与第一批次相比,第二批次任务清单范围扩展至成都市20个区(市)县,点位全部来自市民集中反馈的意见建议,以点带面,进一步铺开全市交通治堵工作。
下一步,成都将持续深入开展交通治堵“进医院”“进学校”等专题活动,提升周边停车场泊位利用率,加强交通及市容秩序管理,着力推进各项清单任务落地落实。同时,持续向各界交通参与者“问需、问计、问效”,建立交通“堵点数据库”,系统收集市民建议诉求,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交通治堵工作中来,做好成果转化,提升工作质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