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dxw > 川观新闻

事关暑期校外培训,成都四部门发出公开信
2025年07月16日 09:23 来源:川观新闻 编辑:曹惠君

  2025年暑假到来,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假期,成都市教育局等四部门给全市中小学生家长朋友致公开信《监管护航 共育未来》。同时,成都市培训协会发出倡议书《七要七不 切莫糊涂》,提醒家长朋友理性看待、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提醒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规范收取培训费用。

  公开信《监管护航 共育未来》中提到,孩子根据自身爱好和发展需要,若确需参加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校外培训,请家长朋友们谨记以下“两看”:

  一看办学资质。培训机构是否在其显著位置公示《办学许可证》,许可证上标明的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同时,也可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查询其备案信息。凡是没有取得办学许可的机构开展培训均为违规培训。

  二看缴费路径。培训报名和缴费,要通过天府通“先学后付”小程序或者“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家长端”APP进行,并向培训机构索要正规发票。一次交纳培训费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交费时间不超过3个月或60课时,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缴费不超过5000元。凡是培训从业人员通过微信、支付宝、现金等方式收取培训费及未存入监管账户的,均属违规收费。

  近日,成都开启“监管护航 预付无忧”预付式消费满意度提升行动,助力家长朋友们守护好“钱袋子”。

  倡议书《七要七不 切莫糊涂》号召,全市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和融入成都市“监管护航 预付无忧”预付式消费满意度提升行动,自觉遵守《成都市校外培训机构“七要七不”自律公约》,依法合规开展校外培训。

  倡议书中提到,不以住家教师、众筹私教、国学素养、思维训练等名义违规开展“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不组织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清单之外的竞赛活动;不为违规竞赛提供支持;不以任何形式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收费不超过5000元。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