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dxw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锦江:“春熙孃孃”温情架起国际桥梁
2025年08月10日 22:0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0日电 近日,在春熙路商圈的繁华里,一抹抹亮眼的蓝色格外动人。身着蓝色马甲、佩戴定制工牌的“春熙孃孃志愿服务队”正穿梭其间,用融合地道“成都味”与国际范儿的服务,为这场国际盛会注入温暖底色。这群平均年龄70岁的老街坊与商圈双语志愿者、九龙广场等专业市场代表携手,以热忱与专业织就一张覆盖核心商圈的温情服务网,让春熙路这处“城市会客厅”既彰显国际风采,又充满市井暖意。

“春熙孃孃”蓝装上岗。宋路易 摄

  从“老街坊”到“全能服务官”:训练出“国际范儿”。

  “Welcome to Chunxi Road!”(欢迎来春熙路!)78岁的队长陈孃正在跟外国游客热情介绍。谁能想到,几天前她还对着单词表犯愁?为护航世运,春熙路街道专门开设“实战英语特训”,阿姨们把晨练时间变成“英语角”,结对练习,甚至自创“拼音标注法”攻克发音;口袋里揣着手绘中英双语地图、即时翻译App,“遇到复杂问题就‘手脚并用’比画,再不行就呼叫后台翻译,保证游客不犯难!”队员李孃孃晃了晃手机,屏幕上翻译软件正实时跳动着对话。

“春熙孃孃”蓝装上岗。宋路易 摄

  小站里的协作网,街巷中的“活地图”。

  春熙路上,多个商圈志愿服务小站星罗棋布,覆盖交通枢纽、人流密集区与九龙广场等专业市场,在九龙广场设置的小站内,应急药箱、导览地图整齐排列,孃孃们与双语志愿者、市场代表分工协作:市场代表熟门熟路地指引商铺位置,志愿者精准翻译赛事日程,孃孃们则接过“暖心接力棒”:遇到拎着行李的旅客,她们细心指引寄存点;瞥见地面杂物,弯腰拾起已是习惯;遇到想打卡拍照的游客,立刻化身“导游兼摄影师”,孃孃们活力满格,随时准备为中外游客破解难题。这份暖心服务更延伸至商户之间。孃孃们穿梭在商场与街面,不忘提醒商户“多笑笑”“热情点”,用接地气的叮嘱让微笑服务成为街区的“标配”。

  最贴心的是向中外游客推广“码上来锦江”二维码,“您扫这个码,衣食住行全知道,还有离境退税指南哦!”孃孃们举着带有二维码的定制工牌,用慢节奏的普通话配合手势,确保外国友人能明白。来自荷兰的游客点赞道:“她们像家人一样周到,不仅告诉我哪里能吃到好吃的火锅,我们还一起拍了合影,太温暖了!”

  蓝色身影不会缺席,市井温情架起国际桥梁。

  世运会期间,春熙孃孃们的蓝色身影不会缺席——从赛事启幕到落幕,从路线指引到文化讲解,从环保行动到智能服务,她们会始终守在春熙路的街巷与服务小站里,把暖心服务做进每一个细节里。

  春熙路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孃孃们带着老街坊的质朴,又透着东道主的大气。她们用双语服务打破隔阂,用烟火温情连接世界,这正是成都开放包容的生动写照。”当夜幕降临,春熙路的霓虹照亮蓝色马甲,这群用热情与专业护航世运的孃孃们,正让每一位到访者都深切感受到:成都的国际范儿里,藏着最动人的人间烟火。(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