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dxw > 中新网四川

成都敞开大门 与“世”为邻
2025年08月14日 16: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4日电 (蔡轩)8月7日,湖景与绿地相映、晚霞与星空作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开幕。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人员齐聚蓉城,以赛为媒、同台竞技,感受成都万千气象。

  一场国际赛事盛会增强了成都与世界的交流往来,也生动展示了一座开放之城、枢纽之城的独特魅力。参赛人员跨越山海而来,80余条定期直飞国际及地区的航线连通全球,以最快时间运送他们飞抵成都;走下飞机,入境无感“秒通关”让他们感受到便利与热情;迈步街头,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让他们体验到时尚与实惠......

  敞开大门,成都以高水平开放全链条服务喜迎八方来客,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来自市口岸物流办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58万人次,同比增长13.21%,出入境人数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继续保持第一位。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蔡轩供图

  入境无感“秒通关” 敞开大门喜迎八方来客

  “入境通关环节只花了几秒钟时间,是我所到城市中入境通关最快的。”世运会参赛运动员莱文·康拉德称,他和大多数队员一样,都是第一次来成都。在机场,成都就给他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8月5日,成都世运会迎来运动员入境的最高峰,当天有超过9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涉赛人员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入境,成为本届世运会单日入境人数最多的一天。围绕保障涉赛人员顺利通关,成都航空口岸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升级智能通道,设置专用通道、专用窗口,对涉赛物资实施“即到即验”“优先放行”。

  “快”,既是服务效率,也体现了便利化。不仅仅是成都世运会涉赛人员,入境成都的所有旅客都有同样的感受。“记得第一次来时,因为通关过程太快,又不见开箱检查和询问,我还误以为没有过完通关流程而不敢离开。”从莫斯科飞抵成都的一名俄罗斯旅客称,高效而便利的通关服务让他印象深刻。

  入境旅客通关快,是因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有14条一体化智能通道,每条通道的一体化智能闸机集成了健康申报信息核验、证件识别、体温监测、手提行李查验等8项功能。旅客走过7.5米长的闸机通道,就一次性完成通行过程中的8项检查,单名旅客只需大约5秒钟就可以实现“无感通关”。

  除了智能化硬件设施,“软服务”也非常重要。据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持续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施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边检手续,与全国60个口岸同步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打造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国际旅客在蓉开展旅游、商务活动更加灵活便捷。

  据携程旅行发布的“2024中国旅游目的地热力地图”显示,成都在外国游客搜索热门城市中居于首位,为入境游中国首选城市之一。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超358万人次,同比增长13.21%。出入境人数在中西部地区居首位。

围绕保障涉赛人员顺利通关,成都航空口岸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蔡轩供图

  空中桥梁通达全球 开放成都“天涯若比邻”

  来成都参加世运会,法国、西班牙、希腊等国家代表团都拥有空中新捷径,从本国首都始发不用中转,只需10余个小时就可直接飞抵成都。今年上半年,成都相继开通直飞巴黎、马德里,以及经停伊斯坦布尔至雅典的航线。

  今年以来,成都大力拓展国际客货运航线,先后新开、恢复和加密多条重磅定期直飞国际客货运航线,持续扩大直飞“国际朋友圈”,不断拉近与世界的距离,为国际交流往来、经贸合作便利化等提供通道支撑。

  截至目前,成都定期直飞的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已增至81条。成都的国际航线持续上新,航线数量稳居中西部第一,已基本形成通达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的洲际骨干航线网络,亚洲重要枢纽航点实现全覆盖。

  通道畅,流量旺。去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突破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在中国内地城市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三、第五,成功跻身“全球航空大都市20强”。今年上半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继续保持客运、货运吞吐量稳定增长态势,成都双流、成都天府两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350.4万人次,同比增长2.9%;两场共完成货运吞吐量57.2万吨,同比增长22.7%。

  进入暑期,文旅市场迎来旺季,成都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高效通达性优势突出,成为旅客出游选择的热门目的地和中转地。多个在线旅行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成都是位列前茅的全国出游热门目的地和始发地。

  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接下来,国际航线将着力拓展欧洲等重点区域和“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航点,持续优化国际航线网络布局,不断提升国际航线航班密度,以“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口岸环境助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据悉,年内成都将继续上新国际航线,包括9月26日新开直飞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航线,为旅客在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期出游提供新选择;10月26日恢复直航日本札幌航线,架通成都与北海道之间的便捷空中桥梁。

  贴地飞驰,国际铁路枢纽是成都扩大开放的另外一扇门。如今,成都国际班列已建立起“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通道网络体系,常态化运行线路30条、联通境外城市126个,公共班列、精品班列、定制班列等多元化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中越)班列等线路四向拓展,不断提升亚蓉欧大通道枢纽能级。

围绕保障涉赛人员顺利通关,成都航空口岸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蔡轩供图

  与世界双向奔赴 枢纽之城让流量变“留量”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开放也是成都发展的动力源。

  一场国际赛事盛会,成都与世界双向奔赴。开放通道推开大门,以国际盛会为窗口,成都推动国际国内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资本、人才汇聚,共建“朋友圈”,让流量变“留量”。

  当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依托“两场两港”优势,四向拓展开放通道,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成都召开的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明确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径和任务。

  站在成都高新综保区海关智能卡口,可以看到满载货物的重型卡车鱼贯而入,伴随一声“嘀嗒”轻响,电子关锁蓝光闪烁,车牌、箱号、重量等信息瞬间被智能系统精准捕获,短短30秒内就抬杆放行。高效通关让这里与全球产业无缝衔接、协同发展。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值2673.2亿元,同比增长13.5%,继续排名全国综保区第一。

  如今,成都拥有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三大类国家级产业集群,已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14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

  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是成都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另一个抓手。今年4月,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召开,成都“朋友圈”再扩容,国际友城总数增至247个。紧接着,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等相继在成都举办。

  开放通道敞开了国际合作大门,门户枢纽聚集全球资源要素,开放型产业链接全球市场“如鱼得水”。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进出口额4274.7亿元,外贸规模首次在历史同期突破4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9.4%。

  开放,是成都发展的最大变量。成都正以不断增强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双向配置的枢纽运筹能力、多元包容的枢纽融通能力、接轨国际的枢纽服务能力、东西互济的枢纽辐射能力,做强高水平开放的时代坐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