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dxw > 中新网四川

冲刺三季度 成都影视城加速跑
2025年09月02日 16:0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日电 (何曼青)塔吊舒展巨臂,机器轰鸣作响,5000平方米大型摄影棚钢结构已巍然矗立,工人们正进行管线安装;影视大道施工现场,工程车辆往来穿梭……连日来,成都影视城全力推动多个重点项目开足马力,为产业发展夯实硬核底座。

建设现场。郫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载体建设提速

  项目建设是冲刺三季度的“主引擎”,5000平方米大型摄影棚、3个小型摄影棚、数字影拍基地摄影棚均处于建设冲刺阶段,目标直指9月底达到剧组进场条件。创制中心摄影棚群落也已正式进场施工,一条覆盖不同拍摄需求的影视产业链正加速形成,将为各类影视创作提供充足空间。

  产业载体的规模与科技含量,直接决定了一座影视城的核心竞争力和承载力。成都影视城计划建设包括数字虚拟棚、动作捕捉棚在内的12个高科技摄影棚,连同已投入使用的“拍在成都”实景片场。这些高科技载体建成后,将形成“科技影棚+实景片场”的核心载体群落,不仅能满足科幻巨制、奇幻大片的拍摄需求,更将助力成都影视城抢占影视工业化技术制高点,让“科技赋能影视”从蓝图变为现实。

  基础设施与功能配套的全面升级,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作为园区重要交通动脉的影视大道已正式动工,其规划中的“最美一公里”将在2026年9月惊艳亮相,未来将成为串联园区各功能区的靓丽风景线;影创路、大千路等骨架路网已完成勘察设计,园区交通脉络将进一步打通。在能源与市政保障方面,园区内110/220KV高压线将于年内实现下地,沙府路西南片区雨污管网新建工程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大幅跃升。

  成都影视城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同样“快马加鞭”。影视主题酒店精装修工作如火如荼,9月下旬将完成样板间验收,年底即可正式投用,为剧组人员、游客提供高品质住宿服务;川传综合大楼将于9月下旬实现封顶,宿舍楼也即将建成使用,将为园区人才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文璟太和广场、川传艺术家村等项目加快建设,一个集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影视人社区”呼之欲出。

建设现场。郫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招引培育攻坚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市场主体的集聚与成长。成都影视城坚持“引育并举”,以头部企业为牵引、重点项目为突破、梯度培育为支撑,全力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圈。

  招商团队步履不停,足迹遍布深圳、北京、西安,精准叩门拜访阿里文娱、正午阳光等30余家重点目标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积极推介园区优势。同时,园区精心编制投资机会清单,锁定103家目标企业,开展6次精准招商行动。

  截至目前,新招引中演国影、广电能量等企业54家,爱奇艺、小白花影视等头部企业落地事宜也在强力推进中。按照规划,今年成都影视城力争招引影视企业120家以上(含头部企业7家以上)。

  招商工作不仅追求数量,更注重项目“含金量”。依托“我心中的人民”、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等,成都影视城成功签约壹同制作西南总部基地、鼎盛佳和后期制作西部中心等3个重磅项目。《间客》《朱雀记》、宝荣宝衣影视道具及实景片场等极具潜力的重点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动落地,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助力园区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本土企业培育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成都影视城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精心筛选出天府宽窄、灵河文化等8家具有“链主”潜质的“镇园之宝”企业,量身定制培育方案。下一步,园区将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培育,助力更多企业成长为“单打冠军”和链主企业,构建“链主带链辅、链辅固链主”的共生共荣发展格局,让本土企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目前,《群星》《从红月开始》《苍穹以北》等重点影视项目正加快摄制,一批聚焦时代风貌、彰显天府文化、讲述成都故事的精品力作正在孕育。这些项目的推进,不仅将丰富影视市场内容供给,更将大幅提升成都影视城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向园区集聚。

成都影视城内的省广电局政务服务窗口。郫都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生态服务精进

  产业的繁荣,终究要靠优良的生态与温暖的服务来支撑。成都影视城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全链条、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为“光影之城”汇聚人气与商气。

  成都影视会客厅(企业服务中心)的投用,成为园区服务升级的“关键一笔”。该中心最大的亮点是引入省广电局政务服务窗口,这也是全省首个落地园区的省级影视政务窗口。37项省级、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直接下沉园区,涵盖影视剧立项备案、成片审查等关键环节,企业无需奔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极大降低了时间成本与制度性交易成本,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郫都区设立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联合印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政策兑现标准与流程,确保资金使用高效、透明。在金融服务方面,园区深化与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合作,积极盘活科幻与未来产业基金,并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文创通”“科创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成都影视城创新推行重点企业专员制,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活动,建立“收集—办理—反馈—问效”全周期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时,整合律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专业力量,组建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法务、财务、税务、金融等领域的专业服务,全方位护航企业成长。

  当下,成都影视城的建设热潮持续升温,招商引资质效双升,服务生态不断优化。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下,成都影视城在载体建设上拼进度、在招商引育上拼突破、在服务生态上拼温度,全力以赴冲刺三季度,向着全年“满堂彩”的目标奋勇前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