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9日电(王爵 刘嘉仪 郑希)28日,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由成都市温江区外事办、温江区融媒体中心、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区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联合主办的域见·月满中秋话温江活动,在澄园书画艺术博物馆举行。

天南地北的新老市民,相聚在“幸福温江·美好之城”,共同营造起浓厚的“一家亲”氛围,此次活动邀请部分在温江中外人士,共话开放包容的“温江故事”,共品幸福美好的“温江滋味”。
活动现场设置了视觉区、听觉区、味觉区三大品鉴区,全方位展现温江的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儿童文学作家、海科幼儿园园长吴金桃翻译的《姆明漫画全集》等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展现了文化交融的成果,吸引大家现场品读。非遗技艺“竹编”传承人凌千雅展示了精美的竹编作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交融。

“这是什么竹子?”“怎么做到如此精致的?”在听说每件竹编作品所用到的竹篾需要经过30多道精细工序才能进行编织时,大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温江本土企业成都水月雨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多款耳机产品,让大家在动人旋律中感受“温江造”的魅力。“音质非常不错。”试听后,来自泰国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TEERAVARUNYOU PRAPAWEE(杨良莲)说,“在温江学习生活已有一些日子了,但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全面,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机会发现和感受更加多元的温江。”
高山村榜样青年CSA社区创新推出的大蒜咖啡和姜黄咖啡,以及温江企业精心制作的各式月饼,为活动增添了独特风味。
“作为一名中医学习者,这是我第一次品尝到用姜黄和大蒜制作的咖啡,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来自印度尼西亚的TJAHJONO ADI WIRAWAN(谢志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22级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已在温江学习生活多年,其对这样的创新搭配感到惊喜,“温江有一种独特的松弛感,正是这种氛围,才能孕育出如此奇妙的创意。”
同样对大蒜咖啡感兴趣的还有来自土库曼斯坦的YULDASHEV HUSAN(胡胜),他从西南财经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创业从事出口贸易,平时居住在温江,“这么独特的咖啡如果出口到海外,相信会有更多人爱上温江的味道。”
本次活动所在地——澄园书画艺术博物馆,主展厅面积约1000㎡,收藏了不少书法、国画、家具、瓷器、石刻等艺术品,并经常开展书画作品展,艺术氛围浓厚。大家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并在书法家的现场指导下进行书写,感受书法技艺和传统文化意境。

“一撇、一横……”在书法家的耐心指导下,四川农业大学外籍教授UMER KARAMAT认真握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中秋”二字。刚来温江工作一个月的他,是第一次体验毛笔书法。“虽然有点困难,但看到自己写出的汉字,感到非常开心,对中国书法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他笑着说,虽然来温江不久,这里生态优美、开放包容的城市环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慢慢感受温江的幸福美好。”
在交流环节,大家围坐在一起,讲述自己与温江的故事。有的是因为工作调动来到这里,工作后越来越喜欢温江;有的是喜欢温江的气候环境,选择在此安家生活;还有的是大学毕业后,被这里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宜居环境所吸引,选择留下创业……
据了解,这是今年以来成都市温江区外事办依托“域见”工作品牌开展的第五场主线活动。“中秋节是寓意团圆的传统佳节,邀请在温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中外人士共聚一堂,旨在以节日为纽带,深化文化交流,让大家更深入地感知温江,从而爱上温江。”温江区外事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域见”外事工作品牌,搭建更多融合交流的平台,不断深化拓展“温江一家亲”的内涵和外延,增强新老市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