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dxw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金堂:龙泉山脉油橄榄香 农户采摘忙
2025年11月18日 11: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8日电 (李岳霖)连日来,在成都市金堂县淮口街道龚家村,漫山遍野的油橄榄树上,缀满了或青或紫、饱满浑圆的果实,村民们手持长杆,熟练地轻摇树枝,成熟的橄榄果便如雨点般“簌簌”落下,很快就在树下的网布上铺上满满一层。

油橄榄丰收。金堂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是我们合作社的100亩精品橄榄园,今年是个‘大年’,你看这挂果量,比去年密实多了!”淮口街道龚家村集体经济负责人邓德龙随手拾起几颗果实,脸上洋溢着喜悦。他介绍,龚家村今年规划种植的油橄榄总面积达8000余亩,眼下正是集中采摘的关键时期。

  谁能想到,这片如今被誉为“金山银山”的龙泉山脉高标准油橄榄产业带,十多年前还是土壤层较薄的荒坡地,龚家村更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仅8600元的相对贫困村。转机始于2009年,“四川西中油橄榄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让这项产业真正在龚家山上落地生根。

  “我们村集体自己种植了约130亩,主要品种是‘阿贝基拉’和‘科罗莱卡’。”邓德龙估算道,“今年的产量预计能有12到13吨,比去年高出不少。”这些凝聚着村民辛勤汗水的果子,正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元渠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线上我们入驻了符合检测标准的平台,线下则主要通过对接企业定制礼品装。逢年过节,这类产品特别受欢迎。”

  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直接的效益是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在采摘现场,工人王大姐动作麻利,不一会儿身边的筐子就满了。“一天能摘一百四五十斤!一斤就是一块钱,一天能挣150多块。”她擦了擦额角的汗水,笑容淳朴,“我们这年纪,出去找活干不容易。现在能在家门口工作,挣点钱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家里,心里挺踏实。”

  负责将采摘下来的橄榄果装车运输的李大哥,同样感受深切。“现在咱们龚家村,可以说是全民种橄榄!”他一边忙碌一边说,“除了村集体的,像聚峰谷、西中这些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园子,活儿多,我们打工的机会也多,收入比以前种地可观多了。”

  据悉,随着油橄榄产业的壮大,龚家村大部分村民的土地已经流转,并进入公司或合作社务工,形成了“租金+薪金”的双重保障。如今,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3.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从几乎为零增长到130万元。

  不仅如此,龚家村还依托这棵“黄金树”,以“五美”建设为抓手,成功拓展了农商文旅融合的新路子。云顶牧场、橄榄集市等8个核心文旅项目相继落成,年均吸引游客35万人次。昔日的贫困山村,如今已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项称号。

  站在龚家山顶极目远眺,油橄榄树随风轻摆,万年常青。它不仅是让荒山披上绿装、森林覆盖率高达60%的“生态树”,更是深深扎根于龚家村土地,为村民摇出幸福生活的“致富树”。一条因油橄榄而兴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