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 今年1—10月成都经济运行数据出炉: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69.6亿元,同比增长7.0%。
这份数据,浓缩了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怎样的体感?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又反映出经济运行具有怎样的特点?
规上工业稳增长
产业向“新”力满满
工业是稳增长的压舱石。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向高向新步伐持续提速,具体表现在高技术制造业“长势”良好,增长较快的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7.5%、27.1%;新兴产品产量同样表现亮眼,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分别增长234.8%、209.1%、39.2%。
数据之下的好“势”头,个体企业亦有切身感受。近日,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成都分公司传来消息,一汽-大众捷达品牌J01项目改造正式启动,对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以及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并新建全新电池工厂,导入捷达品牌首款电动车。按照计划,首款成都造捷达品牌新能源车将于明年9月正式投产下线。
民间投资增长7.6%
民间投资活力增强
初冬的蓉城,空气中虽寒意渐起,但街头巷尾奔忙的身影、项目工地轰鸣的机械、园区厂房运转的声响,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不减的温度与速度。
位于双流区的星际荣耀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总部基地项目工地,人员与大型机械相互配合,展望着成都火箭总装“零的突破”。这个项目在本月初正式破土动工,“快”是企业在成都最直观的体验。从今年2月签约、7月拿地,再到11月开工,项目推进环环相扣,“问题响应不过夜”,才有了如今项目落地的加速度。
该项目的快速推进,折射出众多企业在蓉投资布局加速跑,推动前10月成都民间投资活力增强。1—10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6%,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5.5%,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有活力,归根究底是这座城市守护企业投资的信心。就在上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迎来周岁。一年时光里,570场活动如春风送暖,滋养了2.1万余家企业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承诺,化作企业发展的坚实依靠。
前三季度9209.7亿元的民营经济增加值,6.4%的同比增长,是信任,更是携手同行的见证。前10月,民间投资活力向上,展示了企业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促消费政策给力
消费品市场活力稳步提升
消费表现亮眼。1—10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69.6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10月份表现尤为亮眼,同比增长11.0%。
面对向上攀升的数据,成都市统计局这样分析道,“消费品市场活力稳步提升,得益于成都市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假日经济带动作用明显。”1—10月的消费品市场中,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2.0%、24.6%、13.3%。
同时,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拉动下,以旧换新商品零售持续增长。前10月,全市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4.5%,其中智能手机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6.6%。
绿色出行消费保持增长态势,也是消费品市场的一大特点。据市统计局介绍,前10月,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1.0%,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7.1%、二手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3.4%。(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