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顺应布局“绿色镍钴” 助力三元前驱体产能扩张
2021年05月12日 09:5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2日电 (高欢)近日,四川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顺应”)旗下子公司北海顺应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601369.SH)签订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新技术绿色示范项目总承包意向合同,标志着以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为主业的四川顺应着手布局上游镍、钴资源的战略规划已进入实施阶段。

  据业内人士透露,该项目旨在实现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大规模产业化,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查新中心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认证该技术为“全球首创”,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技术推广市场潜力巨大。

  四川顺应老厂具备5000吨三元前驱体产能,当前处于搬迁状态,预计2022年将具备3万吨高镍三元前驱体产能,匹配北海顺应镍钴原材料产能。基于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梯级浸出利用技术所带来的稳定低成本的镍钴原材料,将为公司三元前驱体生产与销售带来成本优势。

  为此,该公司董事会已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产业链“三点一线”地域分布与产销规划:通过8年,分别在眉山市、北海市及菲律宾建设动力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镍钴金属材料滨海深加工基地及海外原材料保障基地。力争在未来8年内,建成镍、钴金属产能超55万吨、铁精矿产能超5000万吨、氧化镁产能超480万吨、氢氧化铝超能超420万吨,成为全球核心动力电池材料及镍钴资源供应商。

  目前,该公司已启动眉山年产3万吨前驱体项目及北海年处理117万吨干基红土镍矿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约30亿,投产后可实现年产3万吨高镍622型三元前驱体、0.08万吨三氧化钼、0.06万吨偏钒酸铵、2.92万吨氢氧化镍钴、8.06万吨氧化铝、94.3万吨铁精矿、9.21万吨高活性氧化镁。同时,公司在国内顶级机构辅导下已开展科创板上市前期工作,为实现“三点一线”规划布局迈出了坚实一步。(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