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中国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全力建设法治标杆银行
2021年05月25日 11: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5日电 (陈晓静)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中国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坚持把“以法律人、依法合规”作为各项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支撑,从企业文化培育到制度规则设计,从运行流程规制到依法创新精神激发,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法治建设,不断深化依法治行实践,努力建设成为法治新时代的标杆银行。

 法治护航  强化顶层设计

  据介绍,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分行党委率先垂范,以法治理念和责任意识严于律己,严格践行依法合规决策要求,树立法律在分行经营管理中的绝对权威,“法律底线不可碰、合规底线不可越、道德底线不可破”已成为成都民生人心中的“金科玉律”。

  该行党委书记、行长马骏多次在行务会、全行经营工作会、各条线会议上反复重申,全行员工要深入树立法律合规意识,依法办事、安全展业,严守法律底线、严防法律风险,将成都民生打造成为四川银行业法治建设标杆银行。

  该行经营管理层亲临一线,通过召开行长办公会、行务例会、风管会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情况汇报,统筹推进全行的法治建设落地。分行管理团队的理念由“唯业绩论”向“风险与业务并重”转变,法治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建章立制  夯实法治基础

  据了解,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创新重大经营管理决策法律审核、创新业务前置法律审查、法律顾问制等三大工作机制,为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解决“野蛮创新”、专业资源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形成对依法治行的有力支撑。

  该行建立兼职法律风险专员体系,明确其法律风险管理责任和履职要求,将法律风险管理融入业务经营管理全流程。

  强化法治绩效监督考核,形成正向激励和硬性约束,将法治合规管理的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与机构业务授权、负责人履职评价、员工考核升迁等直接关联。

  另外,该行还建立全行合同文本、规章制度库,着力针对制度缺陷“补短板”,2020年该行清理、规范示范文本90余份,梳理、优化制度、操作流程100余项,全行的合同文本、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与重点风险管控得到持续增强。

过程管理  强化风险管控

  一方面,民生银行成都分行推行重点领域过程化法治管理,强化法治的前置化和过程化规范。全行上下严格执行法治基础制度,通过落实未经法审不得提交决策或审议、违法违规一票否决、诉讼统一归口管理等过程控制手段,确保法律合规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全面参与和专业统管。

  另一方面,该行对突出问题领域和重点操作环节,积极运用法治管理手段,强化风险主动防控。如,更加注重全面提升不良资产经营的法治能力,精准运用法律法规,灵活拓展资产重组模式,并辅以各类配套金融服务,巧妙化解不良。在压降银行不良资产的同时,也扶持企业渡过困难时期,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实现多赢。

文化建设  营造法治氛围

  法治文化要兴起来,就要实现员工从被动管制到主动约束的转变,形成法治自觉,这需要持续不断的教育与培训的开展。近年来,民生银行成都分行这方面已逐步摸索出一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是注重分层分类、精准施教,该行按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违规员工、专业团队等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实现各类员工法治教育培训全覆盖。2020年共开展16项法治培训,涉及管理人员2批次/176人次,违规人员2批次/52人次,专业团队6批次/358人次,普通员工6批次/2390人次,掀起“重法、讲法、学法”高潮。

  二是法治宣教不拘一格,以丰富、活泼的展现形式,提升员工参与积极性。该行编制了内容饱满、紧贴实操的培训教材,推出法律手册等特色系列读本。同时,创新培训方式和传播载体,通过开辟OA专栏、微信公众号、设置文化墙和发布主题漫画,提高员工接受度。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的硬约束,坚持凡训必考,严格教育成效督导。现场培训有记录、有考试,检测学法效果。建立三类培训督导机制,实现学习成效与评优推先挂钩、培训达标与资格准入挂钩、机构学习成效与负责人履职评价挂钩,确保法治培训的各项要求落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民生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继续全面深入地践行法治金融、法治银行的各项要求,知法而为、循法而行、依法防控、学法致用,让法治为民生银行百年基业筑牢稳固根基,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做出贡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