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川庆钻探特色技术亮剑青海油田破解业界难题
2022年08月30日 16: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0日电(张志杰 徐宏伟)26日20:39分,伴随着最后一根油管打捞出井,青海油田昆1-1井ZJ70钻机钻台上响起一片欢呼声。在现场一直守候的青海油田勘探事业部负责人紧紧握住中国石油川庆钻探试修公司修井打捞专家的手,激动地说:“辛苦了!川庆试修公司真不负‘超深井打捞先驱’称号,感谢你们用特色技术为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超深井打捞操作现场。川庆试修公司 供图
超深井打捞操作现场。川庆试修公司 供图

  据悉,昆1-1井是国内罕见的三超井——超深7000m+、超高压105MPa+、超高温200℃+,同时井下有精密复杂的进口高强度永久式完井封隔器管柱,给大修综合技术提出了诸多严峻挑战,稍有不慎会断裂卡钻或者工具失效等,轻则耽误工期重则全井报废。

  据了解,国内此前尚无专业化公司能够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独自完成此项任务。2019年,青海油田曾邀请多家实力雄厚、业绩尚可的公司参与本井首次大修,但因次生故障复杂高发、周期过长、成本高昂、进展缓慢等原因在2020年被迫中止,甚至一度考虑放弃该井修井项目。

  由于该井事关青海油田发祥地冷湖地区的二次勘探开发前景,新井钻完井方案因周期长、成本大而被否决,青海油田公司急需专业化公司火速破解该井修井难题。川庆试修公司得知后主动出击,积极对接,以科学周密的处理方案、过硬的针对性特色技术及亮眼业绩顺利中标。

  川庆试修公司高度重视昆1-1井大修技术服务工作,优选精兵强将征战该井,全面收集详细资料,认真开展风险识别,科学制定针对性强的施工设计,精心准备行之有效的处理工具,充分克服远离基地、通信盲区、高原反应等诸多困难,迅速化解第三方意外造成的次生故障复杂,仅用时53天优质高效完成该井大修任务,有力助推青海油田昆特依高潜构造勘探开发。

  自2020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充分发挥井下专业业务链完整优势,汇聚试油修井各井下专业专家成立故障复杂处理中心,开展超深大斜度井故障复杂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超深井高难度完井封隔器管柱快速处置等一批特色技术,助力西南油气田铁山坡、二叠系、川西北致密气藏二次勘探开发成功,为建设川渝500亿大气区提供了坚实的修井技术支撑。(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