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抢抓数实融合新机遇 成渝携手加“数”前行
2022年12月15日 20:5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5日电 (记者 贺劭清)15日,以“数实融合智汇成渝”为主题的“创业天府菁蓉汇·成渝数字经济专场”在成都举办。来自成渝地区数字经济领域的行业企业代表、高校院所专家、一线创投机构及双创载体代表,围绕产业发展格局、创新发展趋势、成渝产业协同创新等进行主题分享和话题探讨,共同探究区域产业生态构建和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特别创新参会形式,特设元宇宙参会,打造沉浸式的线上活动现场,实现虚实场景深度融合,活动线上线下联动。

  四川省、重庆市均是全国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与重庆均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一级调研员李贵卿在致辞中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2021年,成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2580.6亿元、占GDP比重达13%,数字经济指数位居全国城市第四;重庆市数字经济企业达1.85万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2%。

  加快推动成渝产业协同创新,活动期间举行了多个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签约,以进一步打开成渝数实融合的新局面。其中,新津数科集团、重庆字符联动、天象产城三方,将围绕成渝地区数字经济领域产业资源互融互通,加强园区融合发展,合作打造聚焦细分领域的专业性孵化载体。

  此外,成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重庆两江超精密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三塔智能科技中小试平台三方,将围绕智能科技领域服务资源、技术能力、企业培育和产教融合实训及人才培养等开展平台间合作。

  “让人工智能真正有灵魂的是算法。”欧洲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申恒涛在现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实际的例子解答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等问题,同时也为成都AI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数字经济就是要提升能效,降低能耗;智慧城市在有效运转的同时,要达成低碳化的转变,这便是AI赋能要实现的目标。”申恒涛认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加速器。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走向何方?在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文先看来,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这也将让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最大区别是自进化AI。“成都有优越的创新环境和丰富的高校资源,目前,云天励飞正在成都探索和推进‘智慧蓉城’区级城运平台以及N个场景的应用建设。”

  来自成渝地区的多个数字经济项目也进行了现场展示。成都普朗克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为生产制造企业提供“轻量化、低成本、快速部署”的数字化生产协同云平台;重庆塔科智感科技有限公司依靠先进可靠的设备和优质周全的服务,专注于提供智能分布式光纤传感产品与智慧物联网解决方案;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扎根智能制造领域,致力于推动基础设施的安全智能化,研发了新一代测控技术与数字孪生系统;重庆环问问科技有限公司的“环慧慧+”项目,通过物联网解决排污企业环保运营标准化问题,并用AI人工智能云针对各种环境情况提供解决方案。(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