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8日电 (杜成)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成都召开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推进会。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简称“四川中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果在会上发言时介绍,四川中行高度重视优化支付服务工作,聚焦老年人、境外来华人员金融服务诉求,疏“堵点”、解“难点”、治“痛点”,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提升支付便利性。

疏“堵点”:优化涉外支付服务体验
据介绍,四川中行依托中银集团全球化、综合化优势,着力解决外籍来华人员在消费、支付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持续优化提升涉外支付服务体系,助力四川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该行全力打造“全覆盖”涉外支付服务网络。全省500多个网点可受理外币兑换业务,支持外卡取现ATM机达1622台,外币代兑点达13个,自助兑换机2台,外卡受理商户较年初增幅56.08%。
目前,四川中行所有营业网点均可提供外文版开户材料,并配备了《非居民客户中国银行服务指南》双语版,为境外来华人员介绍银行相关业务提供多语言无障碍服务;同时,该行投产了便携式智能柜台,支持凭护照办理开户,并提供中英双语界面;此外,该行还代理天府机场离境退税服务,持续提升外籍人士金融服务体验。
今年4月,四川中行按时保质完成天府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当月23日正式对外启用,完成来蓉涉外支付服务口岸的最后一块“拼图”。通过优化系统功能和操作流程,该行外币兑换机与ATM均实现了24小时服务。

四川中行不断丰富跨境服务场景,针对“走进来”及“走出去”客群的服务需求和关切点,全面梳理制定《中国银行五项服务指南》,服务了14家驻蓉领事馆及4.6万外籍人士。与四川省市外事办、四川科技厅外专局、四川省出入境中心建立了合作机制,并多渠道宣传,与欧盟商会、德国商会、重点高校共同举办外汇便利化政策及金融产品宣讲会,不断提升在华人员支付体验。
解“难点”:推进现金使用便利化
近年来,四川中行深入推进“人民币零钱包”服务扩面增效,推出50元券及以下多个面额、金额的“人民币零钱包”,在全辖网点网格化走访中进行投放,满足周边商户零钞兑换需求,确保商户用于找零的小面额人民币总量充足且符合流通标准。
同时,该行还依托辖内网点,加大“人民币零钱包”投放、兑换的范围和力度,满足人民群众“小钞”使用需求。
治“痛点”: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在金融服务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四川中行推广“岁悦长情”版老年客户专属手机银行,应用语音识别技术,推出“你问我答”式的多轮语音交互,推动养老补贴等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数币发放,强化社区及机构养老环境拓展。

目前,四川中行全省所有网点(含阿坝)均达到适老化网点建设标准,持续提升了老年客户便捷化金融服务水平。
王果表示,下一步,四川中行将聚焦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等重点工作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与同业各方同向发力,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不断提升支付服务的便利性与包容性,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为全力促进四川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贡献“中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