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6日电 (记者 刘忠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电力”)6月26日发布了第5份社会责任报告——《“蜀”与你的每一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围绕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下游利益相关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及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等主题,详细披露了四川电力2023年履行社会责任中的各项实践与成效。

2023年,四川电力坚持“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克服“大运”保电与迎峰度夏叠加等困难,圆满完成“四零”保电目标,实现“大运保电添光彩”。同时,始终把保障全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作为首要责任,把服务全省工作大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标准开展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工作,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外送通道具备1600万千瓦输电能力。严格落实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措施,2023年建成投产四川电网迎峰度夏和度冬重点工程54项,合计提升供电能力1186万千瓦,成功应对“来水历史最枯、负荷历史最高”严峻考验,有力发挥国企“顶梁柱”“顶得住”作用。
2023年,四川电力携手各利益相关方,塑造互动性奋斗生态,共同创造“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生动局面。对发电企业,主动开展技术、管理全方位交流,努力提高各类电源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和能力。对用电客户,积极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客户服务满意度提升至96.67%。对供应链伙伴,打造廉洁供应链,不断增强物资供应能力和供应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供应链的发展支撑力、行业带动力和风险防控力,上下携手,力促生态聚合。
2023年,四川电力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机构,结合四川能源电力发展实际开展课题研究,获得新型电力系统研究相关发明专利34项、技术标准4项。紧跟从“外送”到“消纳”供需形势,积极推动风、光、水等清洁能源与煤电、气电等常规电源打好配合,2023年四川水能利用率达98.8%,新能源总装机1340万千瓦。把节能降碳和提高能效作为消费侧绿色转型的重要着力点,引导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2023年电能替代电量176.19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540.79万吨,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2023年,四川电力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五个四”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全过程全链条安全管理。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坚定不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创新突破行动,重点攻关八个领域、40个重大专项科技项目。坚持透明规范运营,持续开展信息披露,保持与利益相关方的良性沟通。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能力,更好地扛起服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央企担当。

2023年,四川电力扛牢扛实“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责任,开展电力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服务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服务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三个示范行动,70余个集体和个人荣获省级以上表彰,2个定点帮扶村被四川省委评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扎实推进民族地区电网建设、支援帮扶等各项工作,2023年甘阿凉地区投产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13项,线路长度296.04公里。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2023年开展志愿服务1533次,惠及群众7万余人。
2023年,四川电力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畅通道、建机制、搭平台,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做好对各类人才的选用育留。重视、支持、参与职工民主管理,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企业民主等形式,推动公司民主管理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上发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员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帮助员工拓宽视野、放松身心,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热情。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国网四川电力将持续把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公司长期战略发展中,全力实现企业、员工、社会共同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好国家电网战略目标实现和四川省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