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4日电 (杜成)24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召开2024年4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总体来看四川信贷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信贷总量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全力配合四川省级相关部门出台“1+3”财政金融互动等政策措施,强化货币政策执行和传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
9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快于全国3.6个百分点,连续24个月居全国前列。前三季度,本外币各项贷款累计增加9527亿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增量稳居中西部第1位。其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加7078亿元,同比多增328亿元。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管理,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态平衡的适配性和精准性。该行联合四川省金融委办公室等部门印发四川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优化“6+3”主要信贷政策目标,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做好重点项目融资保障。该行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全省700个重点项目、川渝共建重大项目、专项债和特别国债支持项目,积极开展融资对接,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的后续配套融资服务,持续完善重大项目融资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充分发挥基建贷款“压舱石”作用。9月末,全省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前三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新增贷款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
做好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服务。该行引导金融机构用好制造业贷款财金互动政策,强化对“两重”“两新”的融资保障,完善制造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加大“链安贷”“技改贷”“更新贷”等系列政策性产品推广力度,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大力支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四川做强六大优势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9月末,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6%,增速连续49个月保持在20%以上。
加大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聚焦破解小微企业和薄弱环节融资难题,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继续深入实施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提升工程、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破解行动,积极开展服务质效提升、信贷增量降本、信用信息聚合、融资渠道拓展、金融生态优化等五大行动,提升“民企首贷通”效果,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四贷”长效机制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信贷投放力度。9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增速连续75个月保持在15%以上。
该行还引导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产品线上化、便捷化,探索构建畅通的“信息—信用—信贷”融资服务体系,精准“滴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协同打造“川渝金融信用信息综合服务专区”,畅通川渝两地企业信用信息异地共享和线上融资对接渠道,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便利性。9月末,全省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8%,增速连续54个月保持在15%以上。
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持续疏通LPR定价传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第一时间落实好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让利惠民政策,充分释放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效能,继续推动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今年9月,四川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6%,同比下降11个BP,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普惠小微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26%和3.33%,同比分别下降25个和74个BP,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自2022年8月以来持续低于企业贷款利率。
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积极稳妥落实近期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提升金融支持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为经济稳定增长、结构调整优化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