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浦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4年10月31日 10: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31日电 10月30日,浦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今年前三季度,浦发银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充分发挥“数智化”战略驱动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经营发展保持稳健向好态势。

  经营效益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基础夯实

  资产负债稳步增长,信贷净增创历史新高。截至2024年9月末,该集团资产总额9.4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4%。该集团负债总额8.6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7%。

  经营效益保持稳健,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8.39亿元,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同比增加12.65亿元,增长0.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2.23亿元,同比增长25.86%。经营效益增长主要得益于信贷快速增长、结构优化、付息成本管控、投资收益增厚和精细化管理显效。

  资产质量不断夯实,风险资产管控全面强化。报告期内,该集团坚持“控新降旧”并举,持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风险压降成效显著,风险抵补能力继续提升,不良指标“双降”。迭代升级数智化风控工具箱,统筹运用风险管理系统、模型验证、飞行检查等工具,形成风控新模式。

  扎实服务实体经济,做好“五篇大文章”成效显现

  科技金融优势凸显。深化科技金融伙伴银行服务理念,竞速差异化服务,大力推进区域科创中心建设。聚焦重点科创场景,迭代推出特色融资服务方案。搭建科技会客厅,为各类生态伙伴提供深层次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报告期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6.7万户,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5,700亿元。

  绿色金融持续深化。落地全市场首单双币种“双挂钩”绿色结构性存款、全市场首单建筑类央企绿色点心债等业务。焕新推出《绿色低碳转型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报告期末,对公绿色信贷余额6089.78亿元,较年初增长16.09%,居股份制同业前列。自获得碳减排工具以来,发放碳减排贷款229.96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为603.9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普惠金融提质增效。创新打造数字化应用能力底座、普惠特色经营机构、普惠特色产品及小微客户综合服务生态、普惠金融价值体系为一体的“智•惠•数”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4+N+X”数字普惠特色产品并不断迭代更新。构建小微企业数据全景视图,形成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数字普惠风控体系。构建数智普惠生态联盟,扩大普惠朋友圈。截至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34亿元,贷款户数33.51万户。

  养老金融多点发力。优化各地特色社保卡申领和补换等服务,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社银合作”,扩大服务覆盖。搭建立体化风控、集约化经营、数字化驱动的托管运营体系,已托管各类养老金资产超4771亿元。推进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缴纳规模、资产配置提升。打造有特色的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平台,推出银发客户专属服务方案。针对医药制造、养老服务等养老产业的重点领域制定行业信贷投向政策,养老产业信贷规模平稳增长。落实养老机构资金监管要求,目前已成为多家养老机构资金监管合作银行。

  数字金融激发动能。加快推进各项业务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经营管理体系,报告期末,浦发银行数据资产规模72.75PB,较上年末增长16.38%。建设“数据+算法+场景”的服务型数据资产433个。深化各地政府数据合作,以“数据”为桥梁,提供更多“一站式”金融服务。

  巩固业务优势,“数智化”战略动能持续释放

  2023年四季度以来,浦发银行将“数智化”作为构建发展新动能的战略安排,重点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加快构建数字基建、数字产品、数字运营、数字风控、数字生态“五数”经营模式,着力打造客户经营与服务体系、数据经营管理体系、智能化的大运营体系、产品创新和服务体系、风险管理体系“五大体系”,谋划实施区域策略、行业策略、线上化策略、数字化创新策略“四大策略”,持续夯实组织保障、资源保障、政策保障“三大保障体系”,“数智化”战略及赛道经营生产力逐步释放。

  重点赛道增势强劲。浦发银行整合“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服务模式,升级“浦科5+7+X”产品体系,打造独具浦发特色的科技金融核心竞争力,加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布“浦链通”品牌及数智供应链“1+1+X”服务体系,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打造企业级、系统级的数字普惠生态,持续强化普惠金融体制机制建设,推进普惠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不断优化调试服务模式和作业模式。依托“6+X”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升级“跨境e站通”和“电商e站通”一站式服务平台,护航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报告期末,跨境活跃客户数超3.5万户,跨境人民币融资余额13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以集团化优势推动“财富+资管”双轮循环驱动,打造“1+3+5+N”零售客户经营新体系,发布“浦和人生”账户,为客户提供全财富管理周期服务,报告期末,个人客户(含信用卡)达1.53亿户,AUM个人金融资产余额(含市值)3.8万亿元。

  数智底座不断夯实。该公司业务领域创新研发数字化拓客平台、“科技五力模型”工具,体系化服务科技型企业。持续推进供应链金融业务全流程数智化,自建供应链金融平台“浦链e融”支持产业链高效经营。持续打造全球司库GTS服务方案,帮助集团客户实现全球账户和资金的统一管理。零售业务领域,通过数字化方式实现对金融机构客户从E端到C端的客户服务。自研“浦慧定位系统”,打造场景式开放服务能力,促进发卡和资金结算等业务合作。金融市场领域,升级浦银避险E联盟平台,上线外汇买卖、场景化营销“互币利”“双币利”业务,丰富外汇衍生品交易形态。票据系统上线“票融通”“浦银e贴”产品,打造“智慧票据”品牌。持续建设推广e同行平台,实现7大类超过20项产品线上加载。风险管理领域,全面拓展抵押权属平台应用范围,实现银行机构与不动产登记机构双向、实时信息交流,进一步降低风险。

  下阶段,浦发银行将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进一步发挥“数智化”战略引领作用,推动经营效益持续增长,奋力谱写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浦发篇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