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华西都市报

连续7年赴约进博会 四川将继续传递开放之音
2024年11月05日 13:27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曹惠君
11月4日拍摄的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角
11月4日拍摄的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角

  又是一年进博时,全球目光汇聚上海。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正式开幕。届时,有着“四叶草”之称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将向全世界敞开怀抱,各国企业也将纷纷奔赴这场“东方之约”。

  11月4日下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进博会部分展区看到,各参展商展位基本已布置完成,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产品调试和收尾工作。本届进博会企业展继续保持36万多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都超过了上届。

  迈入第七个年头,进博会将带来哪些不一样的精彩?连续七年如约赴会的四川,又能从进博会上收获些什么?

  186家企业连续7年“打卡”

  “新质生产力”成最大亮点

  和以往相比,本届进博会有何不同?新质生产力无疑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瞄准前沿科技,今年企业展的创新孵化专区实现规模和质量双提升,首次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生命科学、制造技术四大赛道进行策展,展览面积和项目数量均为历届之最;科技主题区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专区产业链,升级人工智能体验区。

  与此同时,各参展企业也铆足全力,带来了一批最前沿的展品,在进博会上首发首展。

  本届进博会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对于这些连续7年“打卡”的企业来说,进博会既是一年一度的老友重逢,也是抢抓中国市场新机遇的重要机会。

  四川借力进博会

  招商引资与文化传播齐头并进

  自首届进博会开始,四川每年都如约赴会,是历届进博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11月4日,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四川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办的“跨国公司投资四川恳谈会暨外资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汇丰人寿、拜耳等70余家大型跨国公司及知名商会出席。会上成功签约5个外资项目,涉及生物医药、能源化工、文旅消费等多个领域。

  每年进博会前夕,四川都会组织这样的投资促进活动,全方位展示四川投资环境与发展优势,跟踪促进合作项目并推动签约落地。过去几年,已先后促成英国阿斯利康、泰国天丝红牛、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等进博会参展商变投资商,来川投资项目、布局产业。

  跨国公司投资四川恳谈会,只是四川在本届进博会上的一个开场。在借力进博会招商引资的同时,四川也将充分利用这个国际大舞台,传播四川传统文化和技艺。

  “5日我会准时出现在展位上。”进博会开幕前夕,德阳绵竹市岷元阁年画社负责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德敬给记者发来消息。这也是他第四次参加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

  “毕竟是面向全球的展会,可以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了解我们的非遗项目。同时,进博会本身也具有很强的销售能力,不管是现场销售还是后期订单,都非常可观。”李德敬如此解释参会的原因。

  今年,李德敬将自己的展位扩大了1倍,不仅带来了近千幅绵竹木版年画,还有冰箱贴、铜拓等带有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他坚信,今年的推广效果一定会更好。

  不仅是绵竹木版年画,自贡彩灯、川北大木偶、宽窄巷子、三星堆等众多“四川元素”都曾亮相进博会。在本届进博会的中央大舞台上,四川还将带来曲艺《水都消息》《四川清音峨眉茶》等文化公益演出,让参展商感受四川传统文化魅力。

  记者 熊英英 姚瑞鹏 摄影报道

  (来源:华西都市报)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