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共话创新应用 2024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在蓉举行
2024年11月12日 11: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2日电(杜成)在成都市全面推进“立园满园”行动的关键时期,2024人工智能产业CEO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供需对接活动12日在成都举行。政府领导、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家等200余位嘉宾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机械装备、生物医药、家居等重点产业的创新应用。

  本次大会以“AI赋能产业焕新”为主题,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雨前顾问承办。据悉,这一人工智能盛会已连续举办了六届,作为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推动者,持续为人工智能政产学研各界搭建观点碰撞、供需对接的平台。

大会现场。雨前顾问 供图

  发布三大成果 彰显成都AI实力

  随着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四川省将人工智能列为“1号创新工程”,采用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成都市明确提出,到2026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本次大会重磅发布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地标、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生态企业榜和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百强产品三大成果,全面展现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格局。

  据介绍,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地标涵盖产业聚集型、技术创新型、应用赋能型三大类型,具备特色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企业高度集聚、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科学规范等特征,展现了成都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为推进“立园满园”行动、助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生态企业榜则从创新能力、创新应用、品牌效力、资本热度、人才吸引五个维度,评选出综合实力榜、特色先锋榜、应用创新榜三大类型榜单,展示了成都人工智能企业的创新活力。

  而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百强产品涵盖人工智能芯片及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品、智能语言处理系统等智能应用产品,以及高质量数据集等公共支撑产品三大类别,全面展现了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完整布局。

发布三大成果。雨前顾问 供图

  聚焦三大产业 推动“智改数转”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智能化改造为制造业带来了显著效益:研发周期缩短约20.7%,生产效率提升约34.8%,不良品率降低约27.4%,碳排放减少约21.2%。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在中国制造业应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1亿元,年增长率将持续保持在40%以上。

  本次大会设置了智能化解决方案路演环节,来自机械装备、生物医药、家居三大领域的企业院所代表分享了丰富的创新实践。

  路演现场,羚羊工业互联网展示了工业大模型助力企业转型的最新成果,航空工业集团和东方电气分享了智能制造的创新应用;成都先导、盛世君联、星云基因展现了AI驱动药物研发的前沿探索;长虹智慧家居和德能森则带来了智能家居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展示了AI在服务机器人和节能减碳等方面的实践应用。

专家演讲。雨前顾问 供图

  深化供需对接 促进产业合作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促进供需对接、加强产业合作,不仅能够加速技术创新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还能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为此,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供需对接专区和创新产品展示区,展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城市机会清单。中电九天、卡诺普、科大讯飞等机械装备企业,盛世君联、先导、博恩思等生物医药企业,以及百微电子、德能森等智能家居企业悉数亮相,展示了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的创新成果。

  活动现场,参会的政府代表、企业家、投资者和人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洽谈,探讨合作模式,共同寻求发展机遇。具有创新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人工智能产品也在现场进行展示,为与会者提供了直观体验。

  作为落实成都“立园满园”行动的重要举措,本次大会将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动能,激发新优势,为成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