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四川日报

人工智能“四川方案”发布
2024年11月21日 09:02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到2027年,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四极

  ●明确成都、绵阳两个主要承载地和德阳、遂宁等11个协同发展地

  ●从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培育大模型集群等8个方面,提出26条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

  近日,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下称《工作方案》),明确未来3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布局和重点任务。

  《工作方案》提出,到2027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十百千万”发展目标,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四极。“十百千万”发展目标,即打造10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标杆大模型,攻克100项以上原创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100家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算力总规模突破40000P(1P相当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

  《工作方案》明确成都、绵阳两个主要承载地和德阳、遂宁等11个协同发展地主攻方向,还从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提升先进算力和数据供给能力、培育大模型集群、开发智能机器人等8个方面,提出26条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

  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提出将实施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在先进算力、类脑智能、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系统、行业垂直大模型4个方向,布局高性能DCU芯片、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研制等攻关任务;培育大模型集群方面,将围绕智能制造、防灾减灾、先进核能等重点行业,推动开发一批行业代表性强、应用广泛的行业垂直大模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模型集群。

  为更好推动《工作方案》落地见效,四川配套印发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攻关任务清单、基础设施项目清单、行业垂直大模型培育清单等7张工作清单,并明确各地各有关部门工作责任,以“清单制+责任制”推动落实。

  作为《工作方案》的有益补充,科技厅还会同相关省直部门和有关市(州),研究制定《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其中,总图谱聚焦四川人工智能产业链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精准描绘出四川人工智能产业链“全身像”;地图聚焦成都、绵阳2个主要承载地和遂宁、德阳等11个协同发展地,直观体现有关市(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优势、产业特色及创新发展试验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分布情况;分图谱聚焦集成电路(芯片)、算力、行业垂直大模型、机器人和无人机5大核心产业,重点梳理上中下游构成、产业趋势、重点企业、优势与短板、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内容。(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杲 兰珍)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