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7日电 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中,长虹控股集团始终坚持“科技长虹产业报国”理念,锐意创新改革,旗下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改革的路上,用敢于涉险滩,勇啃“硬骨头”的精神书写改革篇章。
在神舟系列飞船、长征系列火箭以及“嫦娥号”“天宫号”等探月工程项目以及中国航天空间站上,都可以见到长虹华丰科技研制的专项连接器的身影。从曾经濒临破产的困境走到今天,长虹华丰科技已经呈现新貌。
长虹华丰科技始建于1958年,老一辈华丰人以艰苦创业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但进入新时代后,公司也曾面临着大而不强、人才流失、经营困顿等困境。2007年,在绵阳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长虹华丰科技开启国企改革的新篇章。
2014年,刘太国出任长虹华丰科技总经理,带领公司进行改革“三步走”:一是重新制定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发拳头产品;二是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员工持股,与员工形成命运共同体;三是大力重视一线技术员工与研发人员的培养。

为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刘太国在公司内搭建起高管团队、事业部团队、产品线团队三个层次的基于价值创造的超额利润分享体系,引导各层次各类员工通过价值创造获得价值分享,体现团队和个人价值,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显著提升。
长虹华丰科技不断加大对科研技术的投入,近三年来,公司年均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15%,通过加大自有研发投入及与国际知名同行开展合资合作等方式,不断增强产品技术领先优势。此外,长虹华丰科技还在内部建立了互连研究所,加快研发成果转化,使得单个产品最高价值从原来的千元级拓展到百万元级,极大提升产品附加值。
值得一提的是,长虹华丰科技在高速背板连接器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刘太国回忆,2018年长虹华丰科技承担了一项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导的攻坚工程,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任务。所获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极大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在刘太国的带领下,一系列经营改革措施有条不紊地落实与推进,长虹华丰科技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老国企焕发了新活力。目前,长虹华丰科技已经成功打造了“高速”和“系统”两张名片,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刘太国表示,面对全球化浪潮下的挑战,长虹华丰科技积极拓展新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保证了全年销售收入不降反增。同时,长虹华丰科技还牢牢抓住国产化替代的机遇,快速启动高速连接器的开发,与国内通讯巨头合作推动新产品的开发。
如今,长虹华丰科技的连接器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航天工程、5G通信、超级计算机等重要领域,获得多项荣誉,更为国家重大战略装备实现自主可控做出了突出贡献。未来,长虹华丰科技将继续夯实防务业务,立足“系统”,深耕通信业务,拓展新能源业务,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公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