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2日电 (马诗雨)12月12日,走进眉山彭山江口沉银博物馆项目施工现场,一座“天圆地方”造型的独特建筑伫立在江边,场地内摆放着各种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及展陈深化设计,预计2025年6月建成开馆。

江口沉银博物馆项目总投资约8.5亿元,博物馆及配套设施项目占地200亩,其中博物馆占地60亩,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包括出水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工程,西南水下考古中心、文物标本库建设工程等,展陈面积约7800平方米。
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民间亦有“石龙对石虎,银子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的传说。自20世纪20年代起,彭山江口镇附近便不断有珍贵文物浮出水面。经过六期考古发掘,江口沉银遗址已累计出水文物7.6万余件,这一科学发现不仅证实了传说的真实性,更揭示了明代历史的丰富层面。
江口沉银博物馆建成后,不仅将再现张献忠逃亡线路、江口沉银情景,也将展出册封妃嫔的金册、蜀王金宝、蜀世子宝以及西王赏功金币等珍贵文物,成为一个集教育、研究、旅游、活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专业博物馆、成都都市圈文化新地标和全省水下考古科普基地。
如今,眉山彭山区正积极推进江口崖墓博物馆、江口古街历史建筑、壁山寺等保护修缮,形成文物遗址遗迹聚合效应,让文化遗产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将加快江口沉银博物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岷江尖子山航电、江口水镇、武阳里特色文化街区等项目建设,提档升级彭祖山景区,打造‘一江两岸’文旅产业集群。”眉山彭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位于彭祖山风景区的“星寿野营”露营地,青山连绵,小到饮料、餐具,大到帐篷、桌椅等,都被搬到了森林间。曲折蜿蜒的石板路,把一顶顶精致的帐篷和泛着粼粼波光的池塘分在两侧,恰到好处,游客们三五成群在此静静享受冬日午后的惬意时光。

彭祖山是中国传说中八百岁寿星彭祖及其女儿修身之地,也是世界长寿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位于“长寿之乡”彭山区东北部。彭祖山四周群山环抱,中心孤峰耸立,山与山之间构成天然立体太极地貌,彭祖墓就处在太极地的阳鱼鱼眼上。如今,彭祖山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往参观或体验。
山上一片风景怡人的“绿野仙踪”,山下古香古色的江口古镇,是四川省的3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地处府河、南河二河交汇处,故名江口,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集镇。“玩一天下来感觉很充实,不仅可爬山逛古镇品美食,还能沉浸式感受彭山的长寿养生文化,不虚此行。”成都游客汪磊称。
从岷江大桥步入滨江大道,眼前,一湖碧水,人来人往,热闹不失风情,令人流连忘返。一路上,各色餐饮行业聚集,尽管天气日渐寒冷,这里依旧人气旺盛。“江边夜景很美,还能远远看见岷江大桥被璀璨灯光点亮,别有一番意境。”市民陈莉称,每当有外地朋友来彭山游玩,总会选择这里接待。
除了滨江大道,位于彭山主城区的南巷慢街、希望城美食广场、红星夜市、彭溪河夜市等地同样人头攒动。随着夜幕降临,多种形式的夜产品在彭山大街小巷轮番亮相,夜市、街区呈现一派热闹繁华景象。

城市景区景点大受欢迎,乡村旅游同样红火、民宿市场持续升温。在彭山区凤鸣街道金烛村万家水碾,每到周末,带着小孩前来游玩的市民也络绎不绝,不少游客喜欢在山间寻一处空地,沐浴冬日暖阳,和朋友、家人围炉煮茶,体验乡村野趣,享受阔别已久的自在与惬意。
2024年以来,眉山彭山区坚持以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蜀中文博新高地为建设目标,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高优秀文旅产品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擦亮“彭祖长寿”“江口沉银”文化名片,全力打造“一江两岸”文旅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