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cjbd > 中新网四川

15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青羊经开区园区
2024年12月30日 11:4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0日电 (吴平华 张静)近日,四川成都青羊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青羊经开区”)园区载体招商推介暨签约仪式,在航空系统集成创新园B区展示中心举行。现场,15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实现载体招商落地近3万平方米。

活动现场。张静摄

  青羊区委副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怒海表示,青羊经开区将聚焦“六大产业赛道”,坚持引进“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产业项目,掀起新一轮“大抓招商、猛攻项目”的热潮,让青羊经开区不仅“立得起”,还要“立得稳”“立得好”。

  签约仪式上,青羊欣创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光华同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与可普光电、巽飞航空、四川军信、泽天智合等15家企业现场签订入驻协议,实现载体招商落地近3万平方米。

现场签约。张静摄

  这批项目产业层次高、项目质态优、科创要素强、发展前景好,它们的加入将为青羊经开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强劲动能。

  这么多项目落户,未来势必还有更多企业来投,空间在哪里?活动中,青羊欣创投资有限公司招商服务部经理李婷就青羊工业楼宇载体进行推介,详细向与会企业介绍青羊区载体、创新、政策、人才等要素。

  据悉,作为青羊区构建世界级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推动工业上楼、发展都市工业方面,位于航空智能制造产业园核心区域的“航空智能集成创新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区域占地212亩,规划建设约41.6万平方米的新型都市楼宇,“上研下厂两用立体空间”的设计,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也成为推动工业上楼、发展都市工业的重要阵地。

  与此同时,园区紧邻132厂、611所,可以让配套生产的航空企业有效降低运输成本、零距离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及时对接跟进生产需求,充分享受到“近水楼台先得月”带来的利好。

  在发展面积有限的青羊区,如此规模体量且集中连片的产业园区,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珍贵资源,对于大用地、大投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重特大项目,具备不可多得的承载条件。

  既要能招来项目,更要能服务好项目。除了项目载体优势,为加快推进以航空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青羊区于2024年出台了《青羊区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支持政策》,在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19项支持政策。另外,完善的项目服务配套、青睐工程人才政策、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将为入驻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护航。

  据统计,2024年,青羊区以132厂、611所两大“镇园之宝”为主支撑,聚焦“机载关键软硬件”“无人高端装备”“商业航天”“航空复合材料”“航空关键元器件”“工业软件”六大细分赛道,累计签约项目35个,载体招商近10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青羊航空新城国创中心片区已促成中国星网、深圳飞思、北京未尔等卫星互联网、工业软件行业龙头企业入驻;研发总部片区已集聚中航无线电研究所、上海航空电器、北京青云仪表等中航机载事业部企业分支机构21家;智能制造片区已入驻智明达、巽飞航空等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同时,通过在园区设立“政商事”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积极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全力为全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的“保姆式”服务。

  下一步,青羊经开区将坚持“特色立园”,继续大力支持132厂、611所、161厂、成飞民机等企业就地配套能力;以航空航天装备、通信电子设备、科技服务为主导,重点发展机载关键软硬件、无人高端装备、航空复合材料、航空关键元器件、工业软件和商业航天,招大引强,强链补链延链;围绕“2+6+N”的创新体系,在创新和转化的生态建设上深化探索、力求突破。抓好“企业满园”,坚持“一主多元、主辅协同”,从“抓中端”向“抓两端”深化,大力推进工业上楼、发展都市工业;通过办好产业链生态伙伴大会、“航程有你”对接会等,搭建平台,帮企纾困解难;以集成服务为改革方向,深化政商事服务改革;加快数字园区规划建设,推动企业“智改数转”。

  现场,青羊区也向广大企业发出诚挚邀请,期待更多优秀企业、高端人才走进青羊、选择青羊,同心协力、各展其才,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