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期间,四川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推介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推介会聚焦“文化+科技”“文旅融合”主题,现场发布总投资规模超1300亿元的157个文化产业项目,并达成12项重点合作签约,全面展现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会上,多个签约项目瞄准文化科技融合前沿。四川省文化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与腾讯云计算签署“共创文化大模型项目”,计划运用AI技术推动三星堆、金沙遗址等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与传播。四川广播电视台与中仪英斯泰克合作的“四川卫视超高清频道生产播出系统建设项目”,将建成西部首个4K/8K全流程制播平台,助力川剧、大熊猫等IP的高清化呈现。
此类技术实践已在四川落地开花。例如,成都网络视听产业基地集聚企业超6000家,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基地技术集群优势创下中国影史多项纪录,其核心制作团队半数集中于基地数百米范围内。
川渝合作成为亮点,四川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与重庆文化旅游集团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项目”,推动两地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文创开发及文旅消费场景共建。此前,双方已启动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联合申遗,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强化成渝作为西部文化创新引擎的辐射力。
四川在知识产权金融领域实现突破。由四川数字世界文化科技等6家单位发起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四川版权)综合试点项目”正式签约,计划依托区块链技术打通版权确权、交易与融资全链条。成都文交所与原仓文化合作的IP授权资产包交易项目,则聚焦“三星堆”“大熊猫”等顶级IP衍生开发,探索授权资产证券化新模式。
县域特色项目引人注目。绵竹市与广州香颂投资控股签约“金色清平文旅项目”、兴文石海与蓝海众浪合作的“全景沉浸式夜游项目”,运用裸眼3D技术重现僰人文化奇观。遂宁经开区引入深圳耐斯拓科技建设数码影音设备研发基地,填补西部高端文化装备制造空白。
四川近年持续优化文化产业生态,省级财政每年投入超40亿元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此次发布的157个项目涵盖数字文创、智慧文旅、版权交易等领域,包括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与中国出版集团共建的“智慧阅读新生态”、川报集团与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的“智媒产业战略合作”等标杆项目,将加速全产业链开放平台构建。
四川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间持续增长,2024年旅游收入突破1.7万亿元,四川全面落实文旅企业增值税减免、所得税优惠措施,省财政资金每年支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超40亿元,文旅领域专项债发行项目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文化产业各项发展指标均稳居西部省市第一。
“四川有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和空间,华强方特将持续深化在四川的发展,打造更多消费者喜欢的文旅场景。”华强方特集团董事、执行总裁顿忠杰向记者表示。而此次千亿级项目集群的发布,标志着四川正以开放姿态加速建设“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为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附:12个项目现场签约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与中国出版集团签订共建智慧阅读新生态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签订共建智媒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四川广播电视台与中仪英斯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四川卫视超高清频道生产播出系统建设项目;
四川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与重庆文化旅游集团签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四川省文化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与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签约共创文化大模型项目;
四川广视文化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广数智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签约智算GPU电竞工程项目;
成都影视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北京娱有想法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签约科幻题材电视剧《砸锅卖铁去上学》;
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与原仓(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文化IP与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全面合作协议;
绵竹市人民政府与广州香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约金色清平文旅项目;
四川数字世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成都温江支行、中国银行成都高新支行、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签约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四川版权)综合试点项目;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深圳市耐斯拓科技有限公司签约阿沃数码影音设备研发制造项目;
四川省兴文石海天下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蓝海众浪文化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签约兴文石海全景沉浸式夜游项目。
封面新闻记者 姚瑞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