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9日电 (记者 王鹏)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DNA纳米技术研讨会暨2025第二届核酸四面体产业发展论坛29日在成都举行。
四川大学副校长叶玲在致辞中指出,核酸四面体技术作为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前沿突破,不仅承载着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使命,更将成为驱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为攻克重大疾病、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叶玲呼吁,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企业应充分发挥在市场转化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在致辞中表示,自己作为深耕DNA纳米技术领域二十年的研究者,见证了框架核酸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完整历程。他指出:“特别是核酸四面体技术,以其独特的结构可编程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精准医疗、靶向药物递送等领域展现出革命性的潜力。”
“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实验室的创新。核酸四面体技术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展现力量,比如在针对一些棘手的眼底疾病、抗击肿瘤、罕见病治疗的战斗中,都取得了非常鼓舞人心的进展。”樊春海说。
据介绍,框架核酸四面体是一种由四条特定序列DNA单链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结构,具备精确的三维空间结构、良好的刚性与高度可编程性,已成为新一代智能药物递送平台的核心载体。
目前在眼科方向,核酸四面体平台被用于精准递送治疗分子至眼底病灶,在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动物模型中显现出显著疗效,相关缓释凝胶剂型产品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框架核酸四面体可以经鼻入脑,将治疗分子快速精准递送至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前研究已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模型中取得初步成果;在皮肤与毛囊健康领域,框架核酸四面体搭载中药单体,可实现对毛囊的高效靶向递送。
本届论坛由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中心主办,成都云海四面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