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4日电 从洗衣机新生产线遇供应商无法供货时多部门协同破局,到产销链路重构缩短用户等待,再到多方协同为用户定制产品,“以用户为中心”触发的跨部门协同,早已成为长虹美菱筑牢品牌根基的重要基石。
502F冰箱的开发过程,就因RDM(研发、制造、品质部门一把手现场测评机制)测评做了多次调整,在精准保鲜与品质解冻两大核心体验维度实现技术突破。

2025年初,原本用于新产线滚筒焊接外桶的设备,因供应商客观原因无法采购。最终,通过洗衣机事业部用户与产品中心、品质管理部、物资部、制造厂4大核心部门集中攻坚克难,通过各部门高效拉通和执行,打螺钉外桶全面切换后产能提高至50%以上,彻底解决产能瓶颈问题。
2024年3月,长虹美菱财经部部长郎仲凯牵头启动C+3二期优化项目时,项目组聚集了销售、开发、IT、制造、供应链、物流等部门,目标很明确:拉通全流程,缩短交付周期,在800公里配送范围内,C+3订单最长交付周期控制在15天。
如今,出口端已按照C+3二期项目的“21天滚动计划”模式线下运行一年,出口订单发运时效显著提升;C+3二期项目销售端、生产端系统开发仍在进行中,预计2025年11月20日进行上线测试。届时,客户下单后能实时看到订单进度,不仅能提前收到货,满意度也必将提升,这正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落地体现。
国际冰洗事业部团队的协同实践,更是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跨部门协作推向了新高度——既靠“窗口期突围”拿下关键客户,更凭“区域深耕”在行业站稳脚跟,每一步都离不开全链路的协同支撑。
2023年,一项国际知名客户的中高端冰箱外采项目,成了长虹美菱打开全球合作新局面的关键。彼时客户首次开放外部采购,且需赶在促销节点上市,留给美菱的开发周期仅剩3个月——而行业常规同类项目至少需要5-6个月。更棘手的是,客户作为国际性企业,不仅对产品质量、技术标准要求严苛,内部流程周期长,任何环节的卡顿都可能错过上市窗口。
“这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决定未来多年战略合作的‘敲门砖’,必须拿下。”长虹美菱国际冰洗事业部市场部部长王尧回忆,公司当即成立公司级专项项目组,从内销平台抽调主设计师,搭配海外团队设计师组成跨部门研发组;外销、内销、供应链、制造部门核心成员全程参与,甚至连采购、品质部门都直接对接客户对应接口,避免“中间传话”的信息损耗。最紧张的上市前1个月,制造系统启动“保供模式”,关键部件生产线24小时不停工,确保首批产品能按时交付。最终,3个月后产品如期上市。这次成功不仅为后续3年稳定合作奠定基础,更让长虹美菱的跨部门协同模式在国际项目中得到验证。
为聚焦重点市场,国际冰洗事业部还成立了跨部门协同的“欧洲振兴、拉美突破”项目组。一方面以客户响应效率、产品竞争力提升为抓手,另一方面对竞争动向、客户需求、市场策略深入研讨,实现“同频、同步、同欲”,其中仅2025年1-8月欧洲振兴推进重点项目52个,拉美突破推进重点项目63个。
长虹美菱的每一次跨部门协同,都紧扣“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没有孤立的部门,只有共同的目标。未来,这份以用户需求为锚点的协同力量,仍将推动美菱在品质与口碑的道路上持续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