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fctt > 中新网四川

新绿色置业 后疫情时代下的地产黑马
2023年04月13日 16:3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3日电    受疫情影响,近年来房地产格局发生着巨大改变,传统快销时代已经过去,更多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而向特色化、高端化产品精研之路出发。

  新绿色置业无疑是这期间以“产品本位”为思考发展的地产黑马之一,其特色的“绿色健康生活+”理念,正好在疫情后,对更多追求高质量健康生活的家庭不谋而合。

  新绿色置业

  源于33年龙头药企的全产业链传承

  新绿色置业独特的“健康+”地产理念,并非源于疫情后才开始的市场探索,而是早在品牌发展初始阶段,即已经成型的品牌理念。

  新绿色置业其母公司为新绿色药业集团,是已经根植中医医药产业33年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全国中药配方颗粒六家试点企业之一(西部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火炬计划”企业、四川省中医药首批“三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重点企业等多项头衔,还是一家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3个的学者型企业。

  在历年品牌发展中,新绿色药业集团以中药制药为核心,前瞻性布局大健康产业,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300余个,年产中药配方颗粒10000吨、产品远销十余个国家;研发了多个系列的中药日化用品、中药保健养生食品,扩大中医药功能的日常可使用场景;积极探索“互联网+中医药”的融合,推出“歧黄医官”互联网医院;深度融合大健康“产、学、研、医、养、游、教”七大元素,打造医养结合、深度体验、寓教于乐的健康文化生态圈……

  面对2020年疫情爆发,新绿色药业更是肩负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调派28辆“流动应急智能中药房”、138名主动请缨的志愿者,前往抗疫一线连续奋战近90天。“流动应急智能中药房”在全国350多家医院和单位,累计免费配发中药配方颗粒超过50万副,累计捐赠中药配方颗粒和防疫物资价值3800余万元人民币。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等院士均对中药配方颗粒和“流动应急智能中药房”在抗疫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基于新绿色药业对于健康产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新绿色置业也一脉承袭集团公司的健康理念,将健康注入到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以此为业主带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

  打造市场差异化高壁垒

  成就“未来健康生活家+”

  2010年,新绿色置业首入房地产行业,凭借雄厚实力背景,13余年时间,新绿色置业逐步布局四川、云南、江西等地:在四川成都已开发有天悦城、天悦汇、天璟荟、天玺、天琅、神农千屿等项目;在江西南昌有赣江星城项目;云南腾冲有神农花屿、神农汤屿项目。在经年发展中,新绿色置业还逐步开启多元业务领域发展,迅速覆盖房地产开发、教育培训、商业运营、物业管理、建筑管理、酒店管理等众多优质产业领域。

  作为新绿色药业集团的一员,新绿色置业从成立之初,便始终秉持着以人、建筑、生态的和谐共处为开发理念,全面践行“健康+”战略体系,通过“健康+建筑”、“健康+园林”、“健康+产品”、“健康+服务”、“健康+教育”、“健康+商业”、“健康+文旅”的模式,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实现产业与地产业态发展的可落地性,最终为城市筑就绿色地标,走出自身差异化高壁垒的特色型开发之路。

  2021年,是新绿色置业品牌战略升级的重要一年,以成都为核心,以回归主城为主旋律,携“全维健康+”价值全线落地高端人居。为此,新绿色置业以雷霆之势先后:于成都郫都区斩获462亩土地——为近三年成都集中供应土地中面积最大的土地;于寸土寸金的成都南一环,成功斩获省体育馆旁39亩稀缺地块——即国际体育公园城惟一住宅地块,两块超级土地诞生,让新绿色置业逐步在地产主流市场展露头角。

  2023年,是新绿色置业品牌斩获成果的一年。凭借着高壁垒产业优势,新绿色置业一举夺得中指研究院“2023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2023中国特色地产运营优秀企业(未来健康生活家+)及2023中国房地产企业“专精小巨人”双奖。作为中国地产行业权威奖项之一,除新绿色置业外,成都地产企业仅有新希望、新城人居、成都城投在此次评选中摘夺奖项。可见新绿色置业的特色化开发运营模式,正受到专业化市场的高度认可。

  而2023年省体育馆项目的入市,则让新绿色置业走向大众化视野,做为城市地标更新级项目——国际体育公园城(四川省体育馆更新)其中的住宅板块,传奇的土地故事、国际化的设计团队、创新的产品研发,必定会成为2023年成都地产市场备受瞩目的项目之一。

  以“健康”为核,凭借市场差异化高壁垒,新绿色顺利获得了专业市场到大众市场的青睐与认可,成为2023年成都地产行业当之无愧的黑马。(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