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四川新闻网

世界首例!华西医院完成5个器官联合移植手术
2023年08月24日 14:1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继完成亚洲首例异体喉-气管-甲状腺联合移植手术后,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飞教授团队再次为一位52岁下咽癌化疗及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男性患者实施异体“喉-气管-甲状腺-下咽-食管”多器官簇(5个器官)联合移植术。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多器官均存活,已达到出院标准。

 陈飞教授介绍手术情况
陈飞教授介绍手术情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飞教授团队短期内连续完成两例高难度喉移植相关手术,标志着在喉移植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及技术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全喉切除后需要移植喉部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次接受喉移植手术患者张先生,52岁,因吞咽疼痛、活动后气紧等症状于今年初在华西医院确诊为下咽恶性肿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当时患者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遂行气管切开急诊手术,保证患者呼吸通畅。由于病变范围大,患者需行全喉、全下咽以及部分食管切除,然而,张先生表示无法接受全喉切除后无法发声的生活。张先生转入生物治疗科,并于今年1月、3月分别完成两个周期的化疗加免疫治疗。然而,患者肿瘤病变范围并没有明显缩小。多学科MDT讨论评估认为:新辅助治疗对张先生的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不佳,需采用手术挽救生命。

  患者及家属对喉等多器官移植手术意志坚定,器官捐献给张先生带来了希望。患者术前诊断包括:1、下咽鳞癌(梨状窝型 cT3N3bM0 IVb期);2、下咽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后;3、气管切开术后;4、双肺结节;5、双肾结石;6、肝脏钙化灶;7、高血压病;8、II型糖尿病;9.冠心病。晚期肿瘤,加上基础疾病多,这些都给手术带来了挑战。

  手术于2023年7月9日凌晨4时50分开始,共历时10小时17分,供体喉离体冷缺血时间共计6小时2分,患者出血量400ml,术中输液量6000ml。本次手术为异体“喉-气管-甲状腺-下咽-食管”多器官簇(5个器官)联合移植术,相比今年4月完成的亚洲首例喉移植术,最大的挑战是首创了一种全新的、高难度的静脉回流方式:颈内静脉切除肿瘤后修复,喉移植体静脉血管搭桥汇入修复的颈内静脉。这种手术方式要进行显微缝合100余针,只要任何一针出现差错,就会导致血栓形成,颅内血液无法有效回流,导致肺栓塞、移植喉血栓坏死等致死性并发症。

  不仅如此,供体有甲亢,但为了保证多器官移植的血供,甲状腺必须要联合移植,团队首次探索了功能异常的甲状腺移植后的激素改变与调控,成功控制好了移植带来的甲亢。张先生为晚期肿瘤,内科化疗无法控制病情,肿瘤又在进展。虽然供体有不完美之处,但张先生本身是超敏反应配型困难,加之供体稀缺,如果错过这次机会,他很难有足够时间来等待下一次未知时间的配型成功。

  此外,相比此前,该手术还有以下技术创新与亮点:(1)病种选择:对下咽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行全喉、气管及甲状腺、全下咽、颈段食管切除后多器官簇联合移植,探索了下咽颈段食管癌治疗的新手术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尚无先例;(2)首创了颈丛神经与移植体喉上神经重建的方式,实践证明该方法让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加快,明显快于首例喉移植患者;(3)探索优化了抗排异药物浓度,减少了药物副作用,经病理证实该方式未产生排异反应。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8月24日讯(记者 胡旭阳)

  (图片来自华西医院)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