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成都中医药大学陈士林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年11月22日 21: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2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22日从成都中医药大学获悉,2023年中国工程院增选产生了7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士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士林,男,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硕士、博士均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CGCM(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中国质量协会中药分会会长等;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等,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接受专业培训、哈佛医学院Mclean医院做访问学者等。兼任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药典传统中药咨询组委员等。担任APSB,Chinese Medicine,《药学学报》等刊副主编。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陈士林首席教授创立“本草基因组学”学科,开发药用动/植物高通量混合测序的全基因组组装及拼接技术并成功突破复杂基因组组装难题,国际上率先完成510个中药基原物种核基因组和细胞器基因组图谱,揭示中草药品质形成遗传密码,主编中国第一部《本草基因组学》、《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奠定中国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国际上首创核基因组序列ITS2作为中草药通用DNA条形码的鉴定技术体系,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主编《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等专著,从基因层面解决千百年来中草药物种真伪鉴定难题,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誉为标志着“中药进入标准化的基因鉴定时代”;基于多组学技术构建中药材品质提升工程技术体系,建立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药用植物种质迁地保护专业平台,获得紫苏、三七、人参等新品种证书8个,已在农田生产中推广应用,突破了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关键技术。

  陈士林教授先后获得吴阶平医药创新奖、Agilent Thought Leadership Award、诺奖之星等荣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授权38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包括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Pla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等,论文被引用3万余次。入选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和“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19)”。(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