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5日电 (记者 王鹏)四川省基层医院微创胸外科能力提升项目交流会25日在成都市举行。

为推动优质医疗技术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2020年四川省卫健委启动“四川省基层医院微创胸外科能力提升项目”,委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实施。自项目实行以来,华西专家秉承“医疗同质化”理念,已带领团队,奔赴四川省16个市(州)24家医院开展工作。
“基层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其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刘伦旭教授表示,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四川省基层医院微创胸外科能力提升项目在华西医生的带领下,去往各个区域,助力基层微创胸外科能力提升。已进行专项集中线上线下培训8场,组织学员400余人次进行一对一导师专项辅导强化学习,指导开展门诊500余次、微创胸腔镜手术600余次……为当地医疗技术、医疗、硬件各方面提供了重要帮助。
当日,华西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廖虎教授对基层医院微创胸外科能力提升项目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他表示,四川省基层医院微创胸外科能力提升项目是一个成功的探索,通过专业培训、技术支持,构建了一支多学科融合医疗团队,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项目建设方案。该方案从多学科团队能力培训、建立区域微创技能培训点、科研及学术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入手,涵盖了硬件场地建设、培训教具配置、远程查房及会诊系统、微创手术导航系统、专家导师一对一业务指导、现场带教指导、专项培训、教学体系等多项具体建设内容,以胸外为首,涉及麻醉、病理、影像、专科护理等多个专科配合实施,旨在为每一所帮扶医院打造一支能够独立开展常规微创胸外科手术的多学科融合医疗团队。

交流会现场,来自西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富顺县人民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分享了项目建设以来基层医院取得的成效。据介绍,全力带教、深耕基层医院的“华西模式”,几乎让每一所基层医院在胸外、麻醉、影像、病理、护理等多学科得到了全面提升,通过两年左右的推行,科室人员逐渐壮大,病房环境日渐优美,设备设施逐渐完善,人文科室建设突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室建设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让更多的当地患者摆脱了病痛的折磨。
刘伦旭教授表示,未来四川省基层医院微创胸外科能力提升项目将进一步实现华西“管理、业务、信息”的统一与共享,覆盖更多基层医院。他希望让更多医院胸外科及项目涉及相关科室人员,都可以接受到华西“高频次、高强度、一对一导师带教、硬件提升”的帮助,并以向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基层推广为目标,让所有老百姓都能对我国基层医院更有信心,真正做到百姓不出当地,就能接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