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组团式”医疗帮扶 泸定县人民医院“双中心”建设完成
2023年12月03日 11: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日电(王爵)近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队进驻泸定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该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建设得到了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力的支持,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仅用一年多的帮扶时间就全面完成了“双中心”建设。

调研座谈会现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调研座谈会现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供图

  据悉,“十四五”开局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中央和国家部委积极推动“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以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高原山区,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过去,当地群众在遇到胸痛、卒中等急危重症时,往往因为救治不及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泸定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力支持推进泸定“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配套先进设备设施,全力推进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的建设。

泸定县委书记宋晓军现场调研双中心建设。泸定县人民医院供图
泸定县委书记宋晓军现场调研双中心建设。泸定县人民医院供图

  在“组团式”医疗帮扶下,泸定县人民医院在甘孜州同级医院中率先建成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泸定医疗“组团式”帮扶队队长、泸定县人民医院院长黄君华清楚的认识到,要建设好“双中心”,必须要全面提升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必须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首先,黄君华依靠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派出单位的强大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协调调动资源,派驻重症医学科专家在泸定以3年为周期进行长期指导,定期邀请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知名的心血管病、影像学、神经内外科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教学,为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在帮扶团队主导下,加大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分批次派员到省内外知名三甲医院进行进修和跟岗学习,有计划、分步骤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此外,在帮扶专家指导下,医院还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如高频彩超,美国GE1.49 T超高端核磁共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服务。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冰,调研双中心建设。泸定县人民医院供图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冰,调研双中心建设。泸定县人民医院供图

  “我们只有不断优化完善救治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才能提高医院的整体诊疗和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近期,我们再次邀请到一支由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影像学专家组成的团队来到泸定县人民医院进行了现场质量控制指导,他们在卒中及胸痛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他们能够在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工作流程等方面给到我们很好的建议”黄君华院长介绍说。

  据了解,在“组团式”医疗帮扶的支持下,区域医疗资源壁垒不断被打通,医疗人才加速流通,医疗技术和救治能力快速提升,救治体系趋于完善。“组团式”医疗帮扶迅速在泸定县人民医院建成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市(州)、县各级政府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面通过“组团式”医疗帮扶模式的高效性和及时性。这是“组团式”帮扶医疗团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在“组团式”帮扶派出单位集全单位技术能力的通力支持下完成的一项惠民工程,这一成功案例,也为其他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