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fyyy > 中新网四川

成都:2024年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及“两癌”筛查范围扩大
2024年01月18日 20:0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8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近日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获悉,今年起成都市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所有活产儿(含非户籍)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种增多,且女性“两癌”筛查范围扩大,全市妇女儿童健康保障进一步加强。

  据了解,根据《成都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技术方案(2024版)的通知》及《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成都市乳腺癌综合防控试点工作方案》,上述两大类健康保障已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落地实施。

  成都市从2015年开始实施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项目,聚焦严重多发出生缺陷病种,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和受益人群。自2024年1月1日起,成都市助产机构内出生的所有活产儿(含非户籍)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种将从4种扩展至52种,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

  据了解,成都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项目的实施依托全市健全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网络,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是牵头实施单位。

  图为足跟血采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供图
图为足跟血采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供图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科主任医师邹凌告诉记者,既往遗传代谢病筛查方法多为一次检查一种代谢物质,随着检测技术发展,新的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在2分钟内一次性检测数十种代谢物质指标,获得52种遗传代谢疾病的筛查结果,大大提高筛查效率和范围。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是指助产机构在新生儿期,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测方法,对一些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遗传代谢病进行群体筛检。”邹凌说,这项筛查的目的是使患儿在尚未出现疾病征象时就做出早期诊断,进行有效治疗。

  邹凌介绍,新生儿在成都市助产机构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充分哺乳,至少喂奶6次后采血,采集新生儿4滴足跟血就可筛查出是否有患上遗传代谢病的风险。成都市免费筛查的52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包括传统新筛4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串联质谱法筛查48种遗传代谢病。

  乳腺癌和宫颈癌作为危害女性的两大疾病,今年起成都市免费筛查范围同样扩大。此前,成都市免费乳腺癌筛查服务对象主要是35周岁至64周岁的农村女性。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项目办负责人巫霞告诉记者,2024年开始成都市免费乳腺癌筛查服务对象同免费宫颈癌筛查一样,扩至年满35周岁至64周岁的常住女性。

  “以前的‘两癌’筛查,对乳腺癌的免费筛查我们只有触诊、超声和钼靶三项,从2024年起超声和钼靶筛查为四、五级的女性还将享受超声引导下的粗针穿刺诊断服务。”巫霞说,这项检查原定866元的检查费用将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

  至于具体预约方式,巫霞向记者演示,群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妇幼蓉医通”,在系统中就近选择有初筛资质的妇幼保健院按流程预约即可,“当超声或者钼靶检查异常至穿刺标准时,初筛妇幼保健院可以通过内部信息的转诊系统为受查者预约诊断。”

  工作人员在查看“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数据库”。王鹏摄
工作人员在查看“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数据库”。王鹏摄

  根据最新政策,成都市2024年在成都市宫颈癌综合防控中心基础上,成立成都市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控中心,该中心设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承担全市“两癌”综合防控技术指导及日常管理工作。

  记者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看到,通过“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数据库”,该医院可对全市女性“两癌”筛查工作进行管理,包括筛查登记、转诊管理等。未来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成都市将将进一步健全涵盖“两癌”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和管理的全市综合防控网络体系,形成乳腺癌防控闭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