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200余名学生走进“秘境平武”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熊猫家园”
2024年01月22日 13: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2日电 (王敏)近日,在平武县老河沟生态国际营地,来自四川省科学城春蕾学校的200余名学生走进森林,探索大自然。

孩子们在老河沟国际生态营地体验自然教育课程。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孩子们在老河沟国际生态营地体验自然教育课程。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为期三天的自然教育研学活动中,专业导师们带着孩子们走进平武老河沟、白马藏寨、深山故宫报恩寺,开展自然体验、自然观察、自然游戏、自然创作,课程包括知识讲解、动植物识别、生态保护课堂和手工制作等,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们接受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

  在老河沟生态国际营地,孩子们跟随巡护员一起探秘原始森林,了解野生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眼中的世界;在白马藏寨,孩子们对被称为“人类活化石”的白马藏族产生了浓厚兴趣,饶有兴致地体验古朴自然的白马藏族文化;在深山故宫报恩寺,迄今已有近600年历史的明代古建筑群,融国学、美学、建筑学为一体,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孩子们探访平武报恩寺。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孩子们探访平武报恩寺。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欣赏了平武的美景,还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大熊猫生活的地方,了解了很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让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非常有意义。”学生陈嘉彤激动地说,这场自然教育研学活动兼具知识与乐趣,以更加轻松、愉悦的方式接触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切身感受到了自然的神秘与伟大,也增加了自己的生态保护意识,受益匪浅。

  在自然课堂中发现“秘境平武”,在户外探索中认识“熊猫家园”,已成为越来越多人认识平武、爱上平武、走进平武、领略大自然的理由。

  作为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绵阳市平武县,境内有野生植物4100余种、野生动物1900余种,野生大熊猫335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丰富的生态资源,让这里成为开展自然教育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平武县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创新筹建平武县自然教育专职管理机构,组建专家智库30余人,挂牌成立岷山(平武)自然教育总校,现已建成7个自然教育基地,其中,老河沟、王朗成功创建“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推出野生动植物科考、自然观察、生态保护体验等40余个自然教育产品,为国内外上万人提供自然教育服务超500余场次。先后获得“四川环境教育基地”“四川最佳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环保部、教育部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等殊荣。

孩子们观察野外红外相机。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孩子们观察野外红外相机。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依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自然教育。去年以来,平武王朗白马风景区管理局积极开展推介和招引工作,先后前往成都、雅安等多家自然教育及研学机构开展招引工作。截至目前,已招引深圳ME学院、海南松鼠学堂、一年·四季、成都共享自然等多家自然教育及研学机构千余人到平武开展研学活动。

  目前,平武正积极申报建设“一园四区”布局的平武自然教育产业园区,突出干部教育、社会实践、自然教育、科研教学、生态体验、生态康养等重点发展方向,力争到2025年建成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教育和入口社区示范样板,2030年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研究实践基地、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科普教育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基地和中国国家公园生态教育和入口社区示范样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