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成都日报

成都:鼓励设置“八小时外”特色门诊 满足上班、上学等人群就诊需求
2024年02月06日 09:37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曹惠君

  深入推进医疗服务提升 成都开展七大行动

  “希望通过‘七个行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体验更舒适、医患更和谐的具有成都特色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新模式。”昨日,记者从成都市卫健委获悉,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市卫健委印发了《成都市深入推进医疗服务提升七大行动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聚焦服务智慧化、便利化、优质化三个方面,明确了预约方式多元化、双向转诊畅通化、互联网医疗普及化、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群体就医便利化、流程再造创新化、窗口服务人性化和候诊排队无感化“七大行动”。

  记者了解到,《方案》提到各级医疗机构要提供微信、支付宝、电话、现场等多模式、多渠道的预约挂号服务。针对“一老一小”提供现场挂号预约。由医联体牵头单位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预约门诊号源、预约住院床位、预约日间手术等服务。畅通双向转诊渠道,鼓励实施医联体内转诊无需再次挂号,引导门诊慢病、特病等定期复诊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引导门诊慢病、特病等定期复诊患者,转移至互联网医院就诊。线下医疗机构提供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人工服务,解决就诊“数字鸿沟”。探索衔接社区网管员,建立陪诊服务,接送病人到院和回家。

  “医院要开通自助缴费机医保支付、支付宝端、微信端医保移动支付;通过技术实现医生、护士工作站等院内系统可直接完成诊间预约。同时,延长挂号有效期至主要疾病诊疗行为完成,对于当日不能完成的检查检验项目,免费为患者提供复诊预约服务。”据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还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八小时外”特色门诊,满足上班、上学等人群就诊需求。鼓励医院非必要不设置窗口玻璃隔板、栅栏,拉近医患距离。增加门诊患者就诊流程透明度,诊疗区提供饮茶、读书、视频体验、儿童娱乐等休闲区域,提升患者候诊体验,实现排队无感化。(记者 胡瑰玮)

  (来源:成都日报)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