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日电 (罗美)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医疗水平在“组团式”帮扶工作启动之后,实现了更好发展。
2022年,对口帮扶医疗队队长陈忠担任了美姑县人民医院院长后,不仅大力推进医院硬件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还带领医院通过成熟型人才引进、本土化人才培养以及创新理念引领,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美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李锡晶就是2023年9月由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以成熟型人才方式引进的。在县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普外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目前李锡晶已率先在院内开展多项新技术。
除了李锡晶,骨科医生何明轩、妇产科董燕也是同年来到美姑县人民医院的外科相关专业高级人才。当地患者拥有了更“靠谱”、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美姑还通过“组团式”帮扶和北京、省内帮扶专家的“传帮带-师带徒”模式,开辟了一条本土化医疗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中“技能比拼、岗位练武、夜学讲堂”等系列活动,加快了当地青年医师队伍的建设。全院执医考通过率从2021年的15%,提升到2023年的57.4%,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目前,该院先后选拔了7名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宁波北仑进修学习。骨科副主任张鹏学成归来后,率先在县医院率先开展“胸腰椎骨折经Wiltse肌间隙入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此外,2022年8月北仑“组团式”帮扶医疗队与美姑县人民医院制定的“强基”计划,更是美姑医疗资源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最重要举措。强基计划初定目标是帮助学员通过助理执医考试,提高临床诊治能力。
截至目前,“强基”计划已顺利培养了两批学员。强基的首批学生100%通过了助理执医考试。随着强基计划的推进,北仑又拓展了急救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两个提升计划。
“两个提升计划”是强基计划医疗培训的延伸,也是促进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通过强基计划的多举措实施,逐步为美姑实现实用型人才的储备。
“组团式”帮扶以来,美姑县人民医院在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但科研和教育始终是短板。来自北仑的帮扶专家马海芬通过培训、交流让大家知道可以从解决临床问题出发进行科学研究,而科研成果又能助力临床服务水平的提升。在马海芬手把手的指导下,逐渐有5名医务人员基于各自的临床问题完成了课题的初稿。
随着“组团式”帮扶的推进,医疗“组团式”帮扶团队带领美姑县人民医院给“造血式”帮带不断赋予了新的意义。
2024年3月,美姑人民医院获得了3个凉山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立项,并上报了2个州级重点科技计划的项目需求。
以优质帮扶专家资源为主体实施的“三基培训”计划,将延伸覆盖美姑县18个乡镇卫生院,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全县助理执业医师的通过率,也有助于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人才储备。
北仑-美姑强基计划也将持续推进,争取将本项目做成一个医疗、学术双提升的体系化项目,为美姑县卫健系统打造一批带不走、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化医疗团队,为美姑未来的医疗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