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4日电 (吴平华 李金泽)72岁市民刘婆婆(化名)患有心衰,合并尿毒症、严重高血压等多种慢性重症疾病,同时出现肺部感染、间质性肺水肿等,情况危急。近日,经打听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心衰颇有经验,于是从老家赶到成都求医。
据介绍,深受病痛折磨,刘婆婆体重只有80斤。她曾辗转多地求医,但效果不佳。一周前,症状突然加重,一活动就严重气喘,晚上根本无法躺下睡觉,一躺下就憋气。
刘婆婆入院后,主管医生李金泽立即联系心脏外科ICU予以床旁透析、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同时加紧完善各项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刘婆婆患有:严重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反流、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胸部CT还提示:严重肺部感染,呈现“大白肺”表现。
心衰和肺部感染、肺水肿,构成了一道“恶性循环”。“患者高龄且既往身体脏器疾病多、病情重,无法实施常规开胸手术。但如果再拖下去,随时有猝死的风险。”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程力剑针对患者复杂的病情,和家属开展了反复沟通。
面对复杂病例,手术从哪里“突围”?经过详细的术前讨论评估和与家属反复深入沟通,主治医生决定为刘婆婆紧急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来解决合并症的恶性循环。
针对高危或有心外科手术禁忌的患者,该术式可以通过一根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
为实施该项手术,科室联合心脏外科ICU和麻醉、导管室、心研超声室等为患者做了非常积极和充分的准备。由于患者CT显示冠脉钙化严重,心血管内科还提前为刘婆婆实施了冠脉造影检查。
克服重重困难,手术顺利结束,患者术后不到24小时即拔除了气管插管。刘婆婆关键指标获得改善,情况良好,呼吸困难明显缓解,中心静脉压明显下降。
术后复查结果显示情况良好,尤其是肺部炎症和水肿显著减轻。术后第6天刘婆婆高高兴兴地出院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