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绵阳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百强
2024年07月29日 20:1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9日电 (朱芯仪)近日,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2019-2023五年总科技量值在北京发布。其中,核医学首次被纳入排名,基于在核技术医学转化方面的出色表现,绵阳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入围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学科排名进入全国百强,位居全国第57位,全省第3位。

核医学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检查。 绵阳市中心医院供图
核医学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检查。 绵阳市中心医院供图

  植根科技沃土 核医学发展拥有“天然优势”

  科技量值是围绕科技活动全过程,主要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科技条件三方面得出的综合测算值,体现了医学院校和医院的科技创新力和临床研究能力。

  据介绍,绵阳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在科技条件方面取得了较高的分值。“这离不开绵阳这片科技沃土。”绵阳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陈正国介绍,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物院一所”)、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简称“中物院二所”)、应用电子学研究所(简称“中物院十所”)以及西南科技大学、中广核同位素科技(绵阳)有限公司、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和优质企业,核医疗产业已构建起从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条,为核医疗技术的研用创造了优质的“土壤”环境。

  植根沃土,向阳生长。2022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在绵阳正式揭牌,其依托单位正是绵阳市中心医院。重点实验室主要有5个研究平台,分别为放射性药物研发平台、回旋加速器研发平台、FLASH放射治疗装置研发平台、生物医学研究平台和核技术临床诊疗研究平台。

  除了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设立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和动物实验中心、核医学科等平台,中物院一所、中物院二所中物院十所、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和西南科技大学等,都是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单位和研究阵地。

为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配体治疗。 绵阳市中心医院供图
为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配体治疗。 绵阳市中心医院供图

  助力成果转化 重点实验室扮演“关键角色”

  讨论研究疾病发病机制、靶点筛选核素药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切片……走进绵阳市中心医院,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有的在为制备前体药物做准备,有的则分析给药后的病理和毒性。

  作为助力核技术医学成果转化的“关键角色”,短短两年多时间,重点实验室已拥有固定研究人员50人、流动研究人员57人,研究人员博士学历占比68%,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

  值得一提的是,由重点实验室和中物院十所研发的电子线FLASH放疗机器预计年底装机,这也是全国首批FLASH放疗设备。

  “以肿瘤患者为例,常规情况下每周接受5次放疗,临床上需6周时间才能完成放疗。”陈正国介绍,FLASH放疗技术则可实现超高剂量率照射,完成“秒速”治疗。

  不仅如此,在肿瘤诊断方面,重点实验室通过制备多种“诊断型放射性药物”提高诊断精准度,降低误诊率,目前已在临床应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前列腺癌等肿瘤诊断;肿瘤治疗方面,从2023年至今,绵阳市中心医院利用放射性核素配体治疗,已造福数十名神经内分泌肿瘤癌和前列腺癌患者。

  集聚优势资源,汇聚澎湃动力。重点实验室正加速核技术在医学中的研发、转化及应用,更好满足人们看病就医需求。

核医学团队病例讨论。 绵阳市中心医院供图
核医学团队病例讨论。 绵阳市中心医院供图

  护航患者健康 诊疗一体化赋能“精准医学”

  目前,我国的核医学科多半集中在省市级大医院,中小医院很少建有核医学科。作为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绵阳市中心医院在绵阳率先设立核医学科,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集显像、治疗、科研及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核?核医学?”“都检查些什么,会不会有辐射?”……一提到“核”,不少人往往会谈“核”色变。

  “其实,我们是生在‘辐’中不知‘辐’。核就像水,多了会变成灾害,但适量则会利于万物生长。”陈正国笑言,“相比传统的CT,只做一个部位平扫,辐射剂量约等于7mSv,而核检查仪器如PET/CT只需一次就可完成全身检查,辐射剂量在15mSv左右,是非常低剂量的辐射。”

  据陈正国介绍,核医学科主要有ECT和PET/CT两大检查仪器,与传统检查相比,它们在为医生提供“形态改变”影像同时,还能明确病灶的血流、代谢等功能变化情况,能发现病变产生的初期病灶,并对病灶进行定量分析,明确疾病的发展阶段,及时评估治疗方法的疗效。

  “治疗方面,目前我们主要针对标准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采用放射性核素配体治疗。”陈正国介绍,以一位前列腺癌患者为例,该患者自2021年确诊后,经过两三年的标准治疗,评估疗效仍然不佳,于是核医学科于今年6月开始为其采用放射性核素配体治疗,“目前患者各项指标未见恶化,相信会有较好的疗效。”

  核医学不仅是以个体为中心的精准医学,更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动能。放眼未来,绵阳市中心医院将持续加强软硬件与人才梯队建设,打造“精准诊疗”新高地,力争建成世界级的“两中心一平台”,即世界级核素药物、核医学相关设备研发中心、世界级核医学临床治疗中心、世界级的核医学临床试验平台,让更先进的技术、更准确的诊断、更有效的治疗造福更多患者,让老百姓在绵阳就可以享受顶尖医疗服务。(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