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蓉城“五老”与青少年共话成长
2024年08月30日 19:3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30日电 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成都市关工委),致力于将这份文化传承与关心下一代的工作紧密结合,传递历史智慧,携手筑梦未来。

  承载着跨越代际的共同目标与责任,“蓉城‘五老’开讲了”系列宣讲课第四期准时上线。成都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副团长、郫都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德俊,以“加强家教家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主题,与青少年一同探索家教家风的深邃内涵,让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宣讲课伊始,李德俊便通过梁启超家族的故事,展示了优良家风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以及家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关键作用。

  “家德、家规、家训和家谱共同塑造了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他进一步阐释道,“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家风的培育与弘扬,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李德俊在宣讲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生动地强调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他反复强调,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家庭教育的核心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家庭文化的传承和建设。”李德俊呼吁将家风建设融入到校园、社区等更广泛的群体中去,使之成为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宣讲的尾声,李德俊以一句饱含深意的诗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寄语青少年,他表示,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风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让他们成长为更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在人生的广阔征途上,为社会的进步贡献青春的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