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8日电 (刘刚 王磊)近日,2024年第四届川西神经病学会议(WSNC)暨西康脑血管病案例沙龙,在雅安市雨城区举行。本次活动为神经病学与脑血管病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了一个共享智慧、启迪未来的平台,专家的分享和讨论让参与者获得了知识与经验,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介绍,开幕式上,雅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乔红,对各位远道而来的神经病学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对他们长期以来在医学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了衷心感谢。活动中,全国知名神经病学专家们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旨在促进川西地区神经病学的发展,增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本地区神经病学水平,并为医疗工作者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据了解,本次活动聚焦脑血管疾病、神经遗传与变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癫痫、眩晕、头痛、神经重症、神经影像、神经康复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医工结合等多个领域。

分享交流期间,宣武医院教授刘桂友的《基于多组学数据的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详细介绍了多组学数据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为参会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西南医院教授陈康宁的《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出路在哪里》,则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脑血管疾病领域,四川省人民医院教授郭富强的《后循环AIS再通及BEST-BAO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的研究成果为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再通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在高原病医学方面,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教授刘世明分享了《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及高原肺动脉高压》的研究成果,对高原地区特有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了深入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参会者带来了高原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见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吴波和王朝华则分别就《临床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实践》和《密网支架在颅内破裂动脉瘤中的应用》进行深入讲解,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西部战区总医院教授范进就《新形势下卒中领域工作的思考》进行了详细解析,他结合当前卒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和建议,为参会者带来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技巧。

在神经病学研讨会上,雅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建,强调了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他说,正是由于各地专家的共同努力,神经病学领域才能取得如此显著的进步。未来,雅安市人民医院将继续加强与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神经病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将不断涌现,这将为神经病学的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将进一步推动川西地区神经病学专业的繁荣发展。
“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健表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雅安将持续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同时,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致力于建设“川西地区的医疗高地”、宜养幸福地和健康屏障,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标,共同为川西地区的民众带来福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