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乘客万米高空突发疾病 她“救”在身边
2024年09月22日 19: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2日电 (吴平华)22日中午12时许,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成都飞往昆明的航班舷窗上,乘客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则静静地欣赏着窗外那一片万米高空的蓝天白云,享受着宁静与惬意。突然被一则急促的救人广播消息打破“寻找医务人员!寻找医务人员!”广播中传来的声音瞬间让整个机舱的氛围紧张起来。此时,正在机上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王静老师闻讯后,她立刻说:“我是医务人员!”并赶忙从座位上站起,示意自己可以提供帮助。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王静老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供图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王静老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供图

  原来,同机有一位中年男士突发晕厥,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全身湿冷,呼吸急促,情况危急,急需医务人员的帮助。

  王静老师迅速随同乘务人员来到男士身边,她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对患者进行了评估。在了解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体征的情况下,她果断地让患者平卧,以避免因体位不当而加重病情。

  接着,王静老师有条不紊地开始采取一系列救治措施。她同乘务人员一起给予患者口服补液,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同时为患者提供保暖,防止体温过低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的病情开始略微好转,呼吸逐渐平稳,脉搏也变得有力起来。

  王静在安抚患者的同时,进一步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其过往的健康状况和可能的病因。她耐心地指导患者用药,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让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后续的治疗。在机组乘务人员的引导下,机上乘客们也积极协助维持秩序,为救治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整个救治过程中,时间仿佛变得格外漫长,每一秒都充满了紧张与期待。但王静始终保持着冷静与沉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患者的状况逐渐稳定下来,呼吸和脉搏都恢复了正常,脸上也逐渐有了血色。

  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全体机组人员和乘客的团结协作各司其职,帮助患者度过难关。乘务人员在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号,引导王静前往患者身边,同时安抚其他乘客的情绪,维持机舱的秩序,飞行员则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确保飞机的安全降落。乘客们积极配合机组人员的工作,为救治工作提供了便利,有的乘客主动让出自己的座位让患者能够更加舒适地休息,有的乘客则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用品,为救治工作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王静作为医务人员,她的行动更是对医者责任和义务的一次生动诠释。

  飞机安全降落在昆明机场。当患者下飞机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航班降落,更是一次生命的接力,一次团结协作的胜利。(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