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维思模可穿戴超声获美国年会科教展评比第一名
2024年10月23日 19: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3日电(王爵)近日,在2024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年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刘进教授、宋海波教授团队研发的“维思模”可穿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荣获科学教育展评比第一名。这是二十年来,中国麻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转化成果首次获得第一名称号,这是我国医疗科技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也是国际医学界对我国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

“维思模”可穿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荣获科学教育展评比第一名的奖牌徽章。刘昊天 摄
“维思模”可穿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荣获科学教育展评比第一名的奖牌徽章。刘昊天 摄

  据了解,维思模可穿戴超声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成果转化之一,“维思模”可穿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研发,旨在解决传统超声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现有医用体外超声探头一般为非固定式结构,需要医生手动固定探头以获取稳定的超声心动图像,这种方式不仅耗费人力成本,增加临床诊疗费耗,而且影响多学科团队决策效率。而“维思模”通过其可穿戴设计,固定在患者手臂上,解放了医生的双手,优化了结构,解决了传统超声探头无法固定、无法连续监测的问题。

 宋海波在展示区域与美国学者交流互动。刘昊天 摄
宋海波在展示区域与美国学者交流互动。刘昊天 摄

  该设备具备二维B超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M型超声等常规超声成像模式,与常规床旁便携超声所配置的功能基本等同。它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据刘进教授介绍:麻醉工作越来越注重围麻醉手术期的危急重症快速诊断、救治和积极预防。经体表超声越来越多应用,可实现“从头到脚”基本脏器的功能监测。团队首创可穿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得麻醉监测更加“连续无创”.....这些技术的发展彰显了麻醉学持续创新,也见证了不懈的探索与进步。

  宋海波教授说:维思模团队十余年致力于医学可视化赋能与建设。“维思模”的获奖,是以北美为代表的全球麻醉界同仁对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医疗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愿华西维思模转化医学成果享誉世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