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实践教育试点
2024年10月25日 21:2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5日电 (记者 刘忠俊)“同学们,戴上VR火灾逃生体验眼镜,赶紧寻找身边的安全出口。”“太逼真了,看到绿色的安全出口标志。”10月24日下午,成都武侯区明远书院200名中小学师生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内开展了“四节课”的防灾减灾实践教育活动,标志着成都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实践试点工作拉开序幕。

 学生们沉浸式学习公交车火灾逃生技能。四川应急供图
学生们沉浸式学习公交车火灾逃生技能。四川应急供图

  据了解,为针对性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生命安全课程趣味性和实践性,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拟在四川省有计划组织中小学生前往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开展防灾减灾实践课。

  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和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从即日起开始对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实践进行试点,探索沉浸式、体验式、探究式安全宣传教育新模式,打造在四川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样本经验,推动该省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地方防灾减灾馆等载体资源开展安全实践教育。

学生们正在上心肺复苏体验课。四川应急供图
学生们正在上心肺复苏体验课。四川应急供图

  “今天体验了8.0级地震,震感太强了,学习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真的很有必要。”明远书院六年级学生称,课程包括感受灾害4D动感影院观影、认识灾害沉浸探究以及防救灾害、应急救护等模拟实训。“学生们可在安全实践导师指导下,在馆内各主题展区进行安全实践学习,沉浸式体验安全知识学习。”成都武侯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这是第一批实践教育活动,接下来将按200人/批次规模,每周组织2至3批学生进馆学习。

  此前,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已组织成都武侯区明远书院、晋阳小学20余名安全课教师和学校安保人员,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实践教育试点师资培训,老师们返校后可开展“二次授课”,让更多的师生学习常用的自救互救技能。

  培训课程针对校园安全和突发事件应对展开,包括心肺复苏、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施救;检伤分类和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创伤救护实操;地震、火灾、溺水、食物中毒、酒精中毒、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处置。“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实用性较强。”晋阳小学一名参训老师称。

学生走进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上课。四川应急供图
学生走进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上课。四川应急供图

  据悉,除了学生、老师参与外,家长也可通过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微信公众号在线预约,利用周末、假期等空闲时间,免费带学生前往四川省防灾减灾馆研学。“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四川省教育厅安全稳定与信访处负责人表示,将推动中小学充分利用各地防灾减灾科普基地等载体资源,开展安全实践教育,提升四川中小学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