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推动淋巴瘤规范化诊治
2025年10月01日 16:5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日电 (记者 王鹏)作为全球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因其类型多样、症状复杂,常常让患者在早期难以及时发现和确诊。近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位专家参与的“印象Cure”治愈故事油画派对在成都举行,记者获悉,近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不断推动诊疗模式创新,助力更多患者走向康复。

图为蒋明教授在活动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供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头颈肿瘤科蒋明教授介绍,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肿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为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淋巴瘤可发生在颈部、腋窝、消化道甚至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缺乏特异性。”蒋明说,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盗汗、体重骤减等情况,应尽快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仍需依赖病理活检,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金标准”。

  在淋巴瘤诸多亚型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最为常见,约占病例的40%。蒋明介绍,传统治疗以化疗为主,随着利妥昔单抗、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等新药问世,患者的生存率逐年提升。“过去仅靠化疗,治愈率约40%;加入利妥昔单抗后可提升至60%;再叠加新药,部分患者治愈率已接近70%。”蒋明表示,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药物应用,治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不过,仍有一部分患者在一线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耐药,被归类为“复发难治型”。蒋明指出,这类患者曾经几乎“无药可医”,但如今已可通过CAR-T细胞疗法、临床试验中的创新方案等获得新的生存机会。“近年来,华西医院积极参与新药临床研究,让不少患者率先用上了国际前沿疗法。”蒋明说。

图为徐才刚教授在活动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供图

  在规范化诊疗方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也在全国率先探索“血液-肿瘤融合病房”模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徐才刚教授介绍,医院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将血液科与肿瘤科医生联合收治淋巴瘤患者,同时吸纳病理、影像、营养、康复等多学科力量,形成全程管理方案,从诊断、治疗到随访,实现精细化管理。

  “过去,同一类型的淋巴瘤在不同医院甚至同一医院不同医生那里,治疗方案常常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了患者预后。”徐才刚说,通过融合病房模式,医生团队能够在方案制定上达成共识,为患者提供更一致、更精准的治疗路径,避免反复就诊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困扰。

  除了医疗上的探索,华西医院还持续加强患者教育。医生们经常在门诊和病房中开展健康宣讲,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特点和治疗逻辑,缓解心理压力。“我们告诉患者,大部分淋巴瘤并不是‘越快治疗越好’,而是‘先精准诊断,再精准治疗’。”徐才刚说,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少走弯路,获得最优疗效。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淋巴瘤总体治愈率约为60%,在规范化诊疗和新药助力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愈率已逼近70%。专家指出,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配合治疗,是患者走向康复的重要保障。“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推进多学科融合和健康科普,让更多患者树立信心,科学抗癌。”蒋明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